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编草鞋

编草鞋

2015-06-02 09:39:40

虽然已经77岁高龄,但是绳索在唐翠花手上灵活自如地翻转着,她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

虽然已经77岁高龄,但是绳索在唐翠花手上灵活自如地翻转着,她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

  文/图 记者 王 涛
  草鞋,很多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现在,农民下地干活一般脚上穿的都是球鞋或者解放鞋。但是时间往前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当时的农民下地干活大多都是穿草鞋。如今,随着生活的改善,草鞋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只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编织草鞋的经历。
  自学打草鞋
  77岁的唐翠花老太太是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人,她把编草鞋叫打草鞋,一生以来她从没有中断过这种经历。
  当唐翠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习打草鞋。那个时候由于母亲眼睛不好,不能给兄弟姐妹做布鞋穿,亲戚救助的鞋往往穿的实在不能再穿的时候才扔掉,有时候下地干活都只能光着脚。看到村里很多人利用房前屋后的龙须草、胡草编草鞋,唐翠花就在旁边看,默默地把编草鞋的工具和步骤记在心里,回到家里一遍遍模仿,就这样,草鞋陪伴了她的前半生。
  “在我小时候割草、砍柴、放牛穿的都是草鞋,穿上它走山路一点都不会打滑,而且我十多岁时就会编草鞋了,还可以把多下来的草鞋用来卖钱。草鞋轻,和光脚走路一样很轻松,下雨被淋湿,经日晒很快就干。走在湿的地方,不会被滑倒,泡在水中也不会加重,以前的人,就是穿草鞋下地干活。”想起几十年前那劳作的情景,艰苦中有着欢乐,唐翠花说,因为那会儿经济不好,大伙儿都想着节省,到地里干活,大多数人穿的是草鞋。
  一天可编两双
  “年轻时,一天可以编上四五双。现在年龄大了,再加上原料不一样了,一天只能编两双。”采访的当天,唐翠花正在为邻居的一位亲戚编草鞋。那位客人一次定制了5双,已经提前把50块钱的定金交到她的手里。
  草鞋看似简单,其实编起来工序挺多,先把晒干的稻草搓成细绳作为编草鞋的“经线”,接着将草鞋耙(用来编草鞋的工具)固定在板凳上,最后在“耙”和“腰”之间拉上五道“经线”,边搓、边编、边勒紧,编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宽窄变化。虽然上了年纪,但坐在草编工具前的唐翠花动作不紧不慢,绳索在她手上十分“听话”,由于常年的搓绳索,唐翠花的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唐翠花告诉记者,以前编草鞋,都是用龙须草、胡草或是玉米叶子搓成麻花绳索,然后把搓好的绳索一根一根的编织进去。随着近年来农村废旧塑料绳索的增多,她发现,用这些东西编织出的草鞋不仅柔软,还结实耐用。没事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在村子里捡拾废旧塑料绳索,而周围的邻居也都乐意将这些不用的东西给她。
  “年纪都这么大了,咋还那么拼?”面对记者的追问,唐翠花含着泪水告诉记者:“看着娃子们一天那么辛苦,我也不能整天吃闲饭啊。”其实,记者知道,唐翠花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只是老人忙碌了一辈子,闲不下来。
  时代的印记
  和现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鞋子比,草鞋不好看。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依然热衷于穿草鞋,不仅因为草鞋下地干活方便,还因为穿上它,能回忆起以前过的苦日子,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没有几个年轻人穿草鞋,只有很少一些年龄像我一样的人还偶尔穿一些。”唐翠花说,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有编草鞋的人,而今很多人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她接着回忆道,以前那真叫“一穷二白”。一间石板房挤下五口人,即使这样一间房,也是半间灶台半间住,日子过得着实不易。但是自己生性勤快,靠着这双编草鞋的巧手,带着全家人一步一步改善生活。慢慢的,一间瓦房变成了三间平房,再后来,又住上了气派的楼房。如今,虽然早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但是她还没打算“收工”。只要有机会,她准备把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草鞋不值钱,但编鞋的勤劳双手可是农村妇女的传家宝。”

  • 相关阅读
  • 一个核桃的蜕变

    良种核桃园成了山里农民的绿色银行  陈梓梁 惠晓丽   商洛核桃历史悠久、闻名全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核桃列为商洛特色农业“八大件”之首大力发展,产量和品质得到不断提升,核桃产业已鼓起了群...

    时间:06-02
  • 让美丽乡村成为幸福商洛的名片

      周银祥   去年,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山阳县漫川关镇跻身农业部公布的创建试点的“美丽乡村”名单。市政府对首批“秦岭美丽乡村”进行联评,商州区黑龙口镇梁坪村...

    时间:06-02
  • 菜籽油是怎样炼成的

    在油坊体验榨油扛着收割的油菜往回赶用连枷打油菜籽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李小龙   五月的商南,油茶园的茶树绿意婆娑,花生地里的花生一行行,像写在大地上的诗行。有着油菜种植传统的商南县,山坡地里的油菜已...

    时间:06-02
  • 大学生实践基地落户凤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香林 景 琨 王 维)5月29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陕西旅游研究院大学生实践与科研基地”授牌仪式在柞水县凤凰镇举行,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和陕西旅游研究院70余...

    时间:06-02
  • 瞧那孝顺的一家子

      ——黑龙口镇闵家河村张双荣家的故事   李胜荣 李 岚   在民风淳朴的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闵家河村,住着张双荣一家,他们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明事知礼,受到周围乡亲的众口称赞。   今年在...

    时间:06-02
  • 大山深处的守护者

      秦 峰 高军军 何 凡   山阳县最远的一个镇是西照川镇,它离山阳县城有105公里,开车却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去过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梅子岭”,这个名称从何而来无法考证,但是“梅子岭...

    时间:06-02
  • 洛南加强农村环卫治理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刘卫锋 郭忠军)洛南县围绕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全力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确保到年底前实现“所到之处不见垃圾”目标。   该...

    时间:06-02
  • 丹凤重点环保领域“大体检”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冯永发 王 丹)近日,丹凤县对重点环保领域“大体检”,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责任,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四项削减指标落到实处。   该县承诺今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

    时间:06-02
  • 安全饮水工程惠泽镇安城乡群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谭显根 魏 华)镇安县大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5年来全县投资1.15亿元,建成330处村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1.21万吨,15个镇318个自然村的24.33万人直接受益,城乡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