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 洛南县农技中心 梁晓青
近年来,随着洛南县马铃薯面积的不断增长,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对此,洛南县农技中心力推六项技术措施,确保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一、引进优质脱毒品种
主要引进适合我县气候和栽培模式的高产、中晚熟紫花白脱毒G2、G3种薯,在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种植。
二、实施配方施肥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在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的基础上,亩施N9-11公斤,P2O53-5公斤,K2O15-18公斤。主要种植区域选用欣金谷马铃薯专用肥35%N-P2O5-K2O(14-6-15)50公斤;一般种植区域选用信邦马铃薯专业肥30% N-P2O5-K2O(12-6-12)40-50公斤。
三、采用双套双间套种植模式
采用马铃薯—玉米双套双间套模式,即5尺对开带双垄双行,马铃薯株距23-26cm,亩密度3000-3500株,玉米株距30cm,亩密度2700株;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
四、病虫害实时监测
在保安、洛源建立马铃薯病虫监测点各1个,指定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农技干部承担监测任务,并结合《农作物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在保安配备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监测,研究马铃薯病虫害监测和有害生物灾变规律,准确发布病虫预报,为指导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
1、地下害虫防治:马铃薯播种前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3kg,加细土20-25公斤拌匀,制成毒土撒施翻耕入土,进行地下害虫防治;
2、马铃薯“一喷三防”:于现蕾开花期通过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进行混合喷雾,防病虫、防早衰、增薯重,保障马铃薯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