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上制定出台《商州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细则》,实行工程管理周例会制度、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制度和工程质量巡查制度,坚持统一实施主体、统一项目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方式、统一建设风格和统一补助标准。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原则,科学编制《商州区移民搬迁“十三五”专项规划》,坚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与移民搬迁同规划、同实施,明确“大配套”项目由各对口部门负责规划、对接和建设,坚持安置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先解决,绿化、亮化等美化项目量力而行,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计其功、各尽其力”的项目整合原则,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区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48亿元,争取安置点道路、护坡挡墙、社区、幼儿园等“大配套”项目456个,投入资金1.39亿元。
为节约项目建设成本,对全区项目前期涉及的地勘、测绘、规划、设计、评估等手续实行打包办理,费用由区政府买单;用足、用活政策,在沙河子镇柴湾、大荆镇、腰市镇、黑龙口镇等经济活跃区域的集中安置点配建一定比例的门面商品房,收益1580余万元,全部用于弥补基础设施资金不足。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商州区陕南移民搬迁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规范移民搬迁资金运作程序,全面落实资金动态监测制、“一折通”兑付制、公开公示制、项目决算审计制和检查验收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资金拨付实行移民办主任、财政局局长、分管区长、区长“四笔”会签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积极探索完善移民社区管理,将1000户以下的集中安置点并入临近村民委员会或社区管理;将100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报民政部门审批为独立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组建物业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做好移民社区的各项服务工作。
“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是围绕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制定各种政策的理念核心。区上坚持以产业聚集搬迁,以搬迁推进产业,对移民搬迁户实施“雨露计划”和“人人技能工程”培训,提高移民搬迁户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区一业”,扶持移民户发展农家乐、小型加工企业、核桃、樱桃、板栗、食用菌、大棚蔬菜等产业;组织移民户到工业园区实现就地转移就业;采取发放路费补贴、赠送安全保险等形式开辟务工“绿色通道”,有序组织移民外出务工。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和产业支撑,有效促进了移民群众持续增收。
(雷超锋 田永平 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