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声声鸟鸣催农事

声声鸟鸣催农事

2015-06-23 08:47:2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王 墨
  庄稼,是故乡最为珍贵的植物。哪一块地里庄稼长得好,就是故乡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也是父辈们最最关注的地方。
  故乡山高气温低,种的庄稼都是一些耐寒、生长期较长、容易储存的植物,比如苞谷、小麦、洋芋、蛮豆。这些植物各有特性,有的喜旱怕涝,有的喜涝怕旱,有的耐寒怕热,有的喜高温怕寒冻。这一茬庄稼什么时候下种,对于乡亲们来说最为关键。下种迟一天半晌或早一天半晌,一年的收成会大不一样。错过季节安苗就会没有收成,一家人就要饿肚子甚至讨饭。哪到底什么时候安苗下种,在我的故乡,对于那些多数不识字的老农来说,他们总是听着鸟鸣来播种的。
  故乡一到冬季就是冰天雪地,天一变就飘雪,雪一下就存住化不了,往往是早上一觉醒来漫天遍野一派白茫茫。一场雪后,不论阴坡阳坡,到处都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开过年,暖阳灼灼的时候,雪才会变成雪水,那一块块土地才会露出脸来。雪化了,地才会开冻。这个时候,门前核桃树上的喜鹊便衔着一株枯草或者一根修补窝巢的枯树枝,对着还猫在火炉边烤火的农人“各家各家”叫个不停,催促大家赶紧翻春地,点洋芋。要是小伙子赖在热炕头火炉边不愿动身,大人们便会说:“你看,洋鸦钳(喜鹊)都叫成一片了,再不翻地点洋芋就迟了!”
  洋芋产量高,但种早了会把种子冻烂在地里。只有听到喜鹊欢叫的时候下种不早不迟。正二月,地翻好后,人们把从地窖里深藏了一个冬季的种子扒出来,按照一个洋芋可以发芽的眼子多少和洋芋个头大小,用刀片分成两瓣三瓣或者更多,横竖成行的埋进地里,过上个把月,洋芋苗就会破土而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赶在那满山的叉八果开花之前下种的洋芋,赶到伏天成熟采挖以后,才能腾出地种白菜、萝卜。晚了,就会空一茬地。
  洋芋出苗前后,山里有一种叫“谷谷鸟”的鸟儿开始了日夜不停地欢唱。从早到晚,长一声短一声,高一声低一声“谷谷——,谷谷——”的叫,虽然单调,但声声悠远辽阔。谷谷鸟一开叫,就要赶紧点苞谷了。男女老少,日夜赶着给地里送小粪、担大粪、烧火粪,还要跑几十里山路到城里去背化肥。伴着“谷谷”鸟的一声声长鸣,稍迟一点的“快,种,豆豆!快,种,豆豆!”那节奏明快的豆豆鸟又开始在早晨、在中午、在月夜,一声声敲响在耳畔,这个时候,东家西家自然就会把储藏在箱子柜子里的四季豆拿出来,在苞谷地、洋芋地的四周边沿,梯田的地畔坎头下种。
  一茬苞谷种完,豆豆种完,洋芋、苞谷的头道草,二道草便一茬接一茬长起来,勤快的刚锄完这茬,那“先黄先割”鸟和“姐姐——快回去!”鸟又开始一声接一声鸣叫了。故乡人懂得,这是鸟儿在说:夏天天气变化无常,小麦黄了就收割,成熟多少收割多少,捱不得时辰。还提示那些新媳妇,收割了小麦要赶紧蒸好大白馍给娘家父母送去尝个鲜。往往,当勤快灵醒的农人按照那先黄先割的催促,刚刚割完一小块才成熟的麦子时,紧接着就会有一场狂风暴雨袭来,这场雨足可以教训故乡人一定要听鸟的话,万不敢偷懒!
  小麦没收完,日头还异常的火辣,偶尔某个晚上,你就会听到“我儿种错”和“冷水做疙瘩”的错错鸟叫声,一声声嘹唳在你的房前屋后。听故乡老人讲,这鸟“说的话”和一个“前娘后母”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亲生骨肉的后悔故事有关。错错鸟的叫声有点凄冷,但这叫声一开始,村里人就赶紧要种芝麻、种荞麦了。刚紧赶慢赶干完活,山里有一种叫呱啦鸡的鸟就开始在阴坡阳坡大声喊起来了:“搭把火烤——烤!搭把火烤——烤!”听到这鸟声,故乡人知道:哦,秋露来了!鸟儿都在喊冷了。秋露一来,故乡人就得赶紧播种小麦。小麦的生长期比任何一种庄稼都要长,从第一年的秋天种下,到第二年的夏季收割,要整整在地里生长四个季节。下种时要是遇到好墒口,一个礼拜后便满地一片青绿。到了冬季,要是再有一场大雪覆盖麦苗过冬,来春冰雪消融之后你再看,那满地的麦苗又壮又绿,像铺了一层绿地毯。有了这样的麦苗,丰收已经有了一大半的把握。

  • 相关阅读
  • 端午节 敬老情

      端午节前夕,洛南县石门镇文化站组织艺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到石门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小朋友们将粽子喂到老人们的口中,还为老人们揉肩捶背,并为老人们表演了文艺节目。老人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味着香甜可口...

    时间:06-23
  • 粗心男遗失六千元 细心民警帮忙找回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史书民 刘 斐)6月12日一大早,丹凤县公安局铁峪铺派出所门前响起了一阵鞭炮声,很多人围过来问个究竟,原来是铁峪铺镇中心村王强和他母亲俩给派出所送绵旗和感谢信来了。   事情的经过...

    时间:06-23
  • “不穿救生衣就不开船!”

      6月14日上午,西安客人来商州仙娥湖游玩,我也借机搭坐上了这只游船。50多岁的船工对乘客态度非常热情,他一边开动游船离开码头,一边劝记者穿好救生衣。我推脱说嫌麻烦不愿穿救生衣。船离开码头约行了50多米,船...

    时间:06-23
  • “民事代办”出新招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勇 常江)“民事代办”作为我市在基层镇办推行“五项制度”的其中一项内容,自去年实行以来深受百姓认可,如今在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张家垣村,它又有了新的发展。...

    时间:06-23
  • “一事一议”建设美丽乡村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罗美君 毛淑霞)近日,柞水县红岩寺镇郭家湾的群众们高兴的逢人就说。“这下好了,我们马上就有路灯了,群众出行方便了,学生晚上放学家长放心了”。   红岩寺镇郭家湾,隶属...

    时间:06-23
  • 贾沟水库通过竣工验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高永建)6月18日,市水务局组建的洛南县贾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通过检查工程现场、核对图纸、查阅资料,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工作报告等形式,经充分讨论,...

    时间:06-23
  • 丹凤让搬迁妇女有一技之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王存富 陈 鑫)6月16日,记者在丹凤县竹林关镇的丹水社区,看到十多位搬迁妇女围在一块聚精会神地做刺绣,一打听,她们每件产品要卖3000多元,今年已经卖出了115件,产值38万余元。   ...

    时间:06-23
  • 干部好不好 百姓说了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周银祥 王 峰)近日,商南县拟推荐市委命名表彰的优秀党组织书记通过考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13名拟推荐人选是通过“逐级推荐、差额比选”这一方式“海选”出来的。...

    时间:06-23
  • 商州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希锋 梁 博)商州区今年抢抓“互联网+”时代机遇,积极推进“一个核心、六大基地、八大城镇”建设,着力创造168“互联网+生态商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

    时间:06-23
  • 大禹“导洛自熊耳”求解(二)

      姚怀亮《禹贡》所载九州山川形势图,雕版墨印,宋代。   “熊耳山之争”是商洛历史上聚讼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第一疑案”。   大禹治理洪水的主要工程项目是“道九山&...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