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久病有贤夫

久病有贤夫

2015-07-13 09:21:0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肖云 王维 杨鑫

  日落黄昏时,在柞水县城沿河长廊,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瘫痪老伴,在浓密的柳荫下缓缓走着,伴随著录音机里播放的歌曲,像一张感动岁月的老照片,温馨而宁静。
  这位老人名叫李德林,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李老是陕西富平县人,1958年6月,从陕师大物理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柞水县凤镇中学任教。巧的是,凤镇老街道也有一家开银匠铺的关中人,听着熟悉的乡音,李德林感觉分外亲切,并与银匠铺老板的女儿马玉莲一见倾心。1961年5月,两人喜结连理,婚后夫妻俩相互扶持,生活甜蜜幸福。
  当时,李德林每月工资只有40元,根本不够养活家小,妻子是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帮别人做衣服、下地挣工分来贴补家用,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没有后顾之忧的李德林,事业越干越出色,受到上级的嘉奖,在做经验交流的时候,李德林动情地说,他所取得的成绩有一半功劳都是老伴的。
  1999年,李德林退休,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且事业有成,儿孙满堂的夫妻俩心想这下他们可以安度晚年了。然而2008年9月的一天,马玉莲突发脑梗,从此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儿子们工作忙,看着父亲年纪大了,想请个人来专门照顾母亲,可李德林不放心:“这大半辈子都是妻子在悉心照顾我,如今,她病了,我有义务来好好照顾她。”李德林和儿子们商量,每天,只需他们过来做两顿饭,陪陪母亲,其它的事情都由自己来做。当时,医生诊断说,李德林妻子年纪大了,想要再下地走路怕是不可能了。但李德林说:她走不了,我用轮椅推着她,吃不了,我就一口一口的喂她,我每天帮她按摩、锻炼,说不定哪天她就站起来了。李德林动情的说,老伴以前对他太好了,现在,该是他补偿的时候了。
  老伴有咳嗽的小毛病,什么药也不能根治,李德林就寻一些润肺清咳的偏方,自己亲手烘烤核桃仁,用蜂蜜炒后喂老伴,冬天则用冰糖炖梨,每天两次一口口喂着老伴吃。老伴血脂较高、且还患有糖尿病,饮食特别需要营养搭配,还要清淡,每天的饭食他都精心安排。老伴最爱吃的是鸡肉,但又不能多吃,他就找人打听,到山沟里买正宗的土鸡,定时定量给老伴改善伙食,既补充营养,又不会增肥。李德林家住四楼,老伴想出去很不方便,他就让儿子在离沿河走廊近的地方租了一套一楼的房子,方便老伴出去锻炼,去户外晒太阳。
  妻子生病,心情不好时,李德林都想着法哄着老伴开心。他知道,老伴的病要恢复好,首先要心情好。害怕老伴会无聊,李德林就定了五六份如金秋杂志、健康与生活、西安晚报之类的刊物,每天读给老伴听,并且还买了一个小录音机,让儿子定时更换妻子爱听的歌曲、戏曲,每天出门逛时,挂在轮椅上,一路笑声一路歌。每次县里举行晚会、舞龙舞狮、玩社火,他就一定要推着她去看。想着老伴整天就在附近转,时间长了不够新鲜,他就隔段时间让儿子开车带老伴到外面,看看不同地方的青山绿水。“这几年,我带着老伴去了她的娘家,也让她到我的老家富平县看看,县内一些风景区也都逛了。”
  慢慢的,李德林学会了操持家务、学会了护理病人、学会了包容。他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整天守着老伴,为了防止老伴肌肉萎缩,他开始研究起医学。他给家里买了穴位挂图,经常看电视上的按摩介绍,现在已基本上掌握了身体穴位。为照顾妻子,他甚至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起床,给老伴按摩一个小时,6点,帮老伴起床洗漱,7点半,喂老伴吃早饭,8点,就用轮椅推着老伴到院子进行康复锻炼,9点,推着老伴沿干佑河走廊让老伴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景色,下午2点,又推着老伴出门锻炼、遛弯……8年来,李德林老人的生物钟一直是这样。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现在,老伴终于可以自己下床拄着拐杖走路了。

  • 相关阅读
  • 海哥的芝麻饼

    文/图 谢云涛夫妻俩一个做一个卖 特制的烤炉上烤制新鲜出炉的芝麻饼   在镇安县城,如果您问起镇安有多少镇多少人口,没准儿十有八九都回答不准;但要问起镇安县城哪家的芝麻饼最好吃,热情好客的镇安县城市民...

    时间:07-13
  • 山里娃勇闯京城娱乐圈

    文/图 木 言  闻鹏,1989年出生于山阳县天桥乡龙洞川村。2013年大学毕业后,从“北漂”到创办娱乐经纪公司,走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偶然机会踏进娱乐圈   闻鹏的家乡,在山阳县天桥乡龙洞...

    时间:07-13
  • 寺坪镇倾力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讯 (石冲 童侠)今年以来,丹凤县寺坪镇以上运石地质公园开发为主线,以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生态产业、挖掘民俗风情、推进群众精准脱贫为重点,倾力建设美丽乡村。   寺坪镇成立了上运石地质公园景区开发工...

    时间:07-13
  • 曹坪镇备足物资防水患

      本报讯 (王 涛)经多方协调,柞水县防汛办7月9日将一吨铁丝、5000个编织袋运抵曹坪镇。为了确保汛期防汛物资物尽其用,该镇对各种物资设备进行严格的分类和编号,设立专库,建立进出库台账,使物资的存储情况清晰...

    时间:07-13
  • 商南向社会购买服务

      本报讯 (李治军 冯庭记)日前,商南县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暂行办法》,按照“以事定费”原则,采取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的程序和方式,全面规范购买服务流程,实现政府从“养人”向&l...

    时间:07-13
  • 洛南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八万人

      本报讯 (通讯员 齐 伟 记者 王尚锋)记者近日从洛南县有关部门了解到,洛南县今年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宣传培训,规范就业市场秩序,全力推动农民工就业创业...

    时间:07-13
  • “河长”上岗当“河神”河道事务有人管

      本报讯 (通讯员 贺晓祥 宋 杰)“当了这么长时间村长,想不到今天还要当河长。”日前,笔者在柞水县马家台村采访时,村主任张兴国说。   笔者从柞水县水务局了解到,为保障河道安全、清洁、生态,柞...

    时间:07-13
  • “五星”照亮百姓幸福路

      “党的生日到了,又要给咱们支书评星了,让我们大伙儿说呀,我们的村支书能评上五颗星,得满分!”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青树村84岁的回族老人胡吉印满意地说。   原来,老人所说的评星指的是镇安县西口...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