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乡村编席匠

乡村编席匠

2015-07-21 09:07:0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说到编席的技巧,老杨摇摇头:“哪有什么窍道儿,四边齐,尺寸足,席花紧密,这是对席子编织的基本要求。质量好的席子应该颜色鲜亮,篾片粗细均匀,编压紧密不露空隙,席面光滑而平整。”
  老杨说的屋檐下堆着几捆整理好的芦苇秆。他说,那是他去年冬里从几里地外收割回来准备编席子用的。“编织一张席子大概需要十五六斤芦苇。原来,村里有几片芦苇地,每年到了立冬前后,芦苇黄了,开始落叶,人们就把它收割回来存放着,作为冬闲编席的材料。如今,芦苇也很少见了。一些偏僻的地方还有零星的一些,没人要,我就去把它收拾回来了。”老杨说,席匠编席子也是有季节的,农忙不行。闲下来的时候才行,但春秋天闲的时候是有限的,所以他总是抽空编。冬天倒是农闲,但冬天因为天冷,苇子脆。“如今眼睛不好使了,白天到地里干农活儿,晚上回来干一会儿,三四天才能编一张。”
  飘逝的芦苇席情结
  老杨记不得自己编过多少芋席了,但他那双朴实粗糙而有力的双手足已说明一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工编织的席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水泥地面、彩条塑料布、平房顶可以用来晒粮食,农村人也用上了席梦思床,即使留着土炕、也不再铺席子了,家里的席子渐渐被束之高阁。但老杨还是觉得传统的手工席子更好使一些:“水泥地面晒红了,温度很高,把粮食种子直接倒在上面晾晒,把种子烙熟了,来年播种的时候不容易出,所以现在很多人说种子撒在地里咋不好好出苗,就是这个理儿。但是用席子晒粮的话,就会隔热,而且还透气防潮。”老杨说,夏天暴雨说来就来,在水泥面上晒粮,大雨一来就冲得四散,如果是晒在席上,雨来时,把席子两头对折,盖住粮食,雨水顺着席面走了,里面的粮食也只会湿个表皮。
  在老杨看来,芦苇席退出市场,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从最初的两三块钱一张席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卖到八九块、十三五块钱,后来还涨到三四十元一张……老杨,如今,手工席很难卖出去,偶尔卖一张,能卖个六七十元。他家里现在存放着十几张里编织的席子,有七尺长、五尺宽的,也有六尺长、四尺宽的,每到逢集的时候,用架子车拉到保安镇集市上或是眉底街道,等待需要它的主户。“到保安八九里路、到眉底四五里,吃过早饭九点多出发,一两个小时才能到集上,下午两三点集市散了,好的时候能卖出去两三张,也有一天一张也卖不出的时候。”
  谈起手艺面临失传,老杨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年轻人谁愿意学这个呀?在外面的工厂一天都挣一两百元。”他说,在生产队挣工分时,自己带过几个徒弟,后来都改行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几个老编席匠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也不再编席了。年近古稀,六十多岁的老杨,背已经有些驼了,但讲起编席的事儿,他还是有说不完的话。打起席子来,那劳动的快乐和喜形于色的成就感,无不从指间和心间涌出!他说只要还有人在用席,他就会一直编下去,农忙埋头干活儿,农闲编席子,劳动着快乐着。

  • 相关阅读
  • 四皓蚕茧丰收

      本报讯 (雷 鸣 记者 李 亮)近日,洛南县四皓办事处第一茬养蚕187张,产收蚕茧7.5吨,蚕农收入30万元。据蚕桑技术员杨辉介绍说,今年四皓街道办事处3000亩桑园科管到位,桑叶长势良好,全年养蚕可达600张,产收...

    时间:07-21
  • 抗日县长贾志璞

      张 珊   贾志璞,陕西临潼人,黄埔军校毕业,曾任西北军骑兵营营长和柞水县县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说及柞水民国史,尤其是国共斗争和抗日斗争,贾志璞其人其事是绕不过去的。   1935年,时任十七路军一六...

    时间:07-21
  • 禹坪河畔药草香

    文/图 记者 赵有良 李 亮刘甲寅加工草药  在茫茫苍苍的秦岭东段南坡,有一条清澈美丽的河流——禹坪河,禹坪河蜿蜒曲折,在与三元河交汇处冲积出一方平旷幽静的山间小盆地——洛南县巡检镇。这...

    时间:07-21
  • 八旬老中医行医53年

      王 维 余正理   柞水县营盘镇药王堂村三组的舒守君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间老中医,今年近八旬高龄。五十多年来,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自愿为1.5万多名患者治病。他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

    时间:07-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