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沉甸甸的责任

沉甸甸的责任

2015-07-23 09:02:4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李 亮

郭丹正在为病人孙新民做牙齿治疗

郭丹正在为病人孙新民做牙齿治疗

  7月13日,在商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见到了郭丹医生。他正在将一个老人搀扶着坐上了治疗椅,然后一边帮老人调座椅,一边询问老人坐着的舒适度,并关切地说着如果有啥不舒服就让老人直接给他讲,那种温和的态度与亲切的笑容让我误以为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佝偻着背、行动非常不便的老年人是他的熟人。而我在不久后就听出来了,他们仅仅是一个病人和医生的关系。
  把病人当亲人
  原本和郭丹约好的采访时间是早上九点,当我赶到医院时,发现郭医生正打算给这个62岁的老人做牙齿治疗。病人叫孙新民,家住东环路,因为牙齿肿痛,无法饮食而到医院治疗。这已是他第三次见到郭医生,前两次通过治疗,他的肿痛已消除,但因为他的牙齿有缺失,饮食不便,家人带他来做义齿修复。一个多小时后,老人的治疗结束了。一直弯着腰站立的郭医生正准备挪动脚步,又一个病人走过来说:郭医生,您能帮我看下牙齿吗?后来,在采访中听郭医生讲,每次听到这个问题,他都觉得无法拒绝,即使再累再辛苦,面对病人时都想着要坚持。郭医生再一次对我笑笑:“实在抱歉,病人太多了。”的确,狭窄的口腔科里专门为等候的病人提供的座椅已经没有一个空着,那坐着的七八个人加上后面站着排队等候的人,足以让医生忙得喘不过气。
  口腔科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医生需要大量动手,从检查到治疗都要进行实地操作。在操作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注意口腔卫生习惯的人,但郭丹始终认真耐心地完成一个个治疗。他说,医生就要不避寒处,不畏穷富,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休假时间依然忙碌
  趁着空隙,我出门透了透气。在门口,我看见了郭医生的个人简介:1988年7月毕业于汉中卫校口腔医院专业,现任商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口腔正畸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口腔分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据了解,他还被商州区评为“双百”人才发展计划重点支持人才。然而,当我的眼睛注视到一行字时,心里有了浅浅的疑惑,郭丹医生的休假时间为每周二。而采访的这一天,正好是周二。
  时间到了中午11:50,郭医生总算忙得告一段落,病房里剩下的几个病人交由科室里其他的医生治疗。在采访郭医生的过程中,我也解开了自己的疑惑。因为口腔科治疗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是矫正牙齿的学生,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郭医生周末都在上班,只有周二一天休息。而这一天,也被他占用成了工作日。他要治疗病人,还要给实习的学生安排课程。“来医院实习的娃们都不容易,如果没有让他们完成实习大纲,就等于白白浪费了娃的时间。还有大老远来看病的农村人,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郭丹说。
  口腔科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科室,去年,郭丹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进修一年,被评为优秀进修员。因为郭丹非常忙,他的精力也全在医院,家里的事情他都很少操心。照顾孩子是他妻子的责任,孝敬老人是他妻子的责任,就连他从头到脚穿的都是妻子给买的。而郭丹觉得,只有呆在门诊上,他才是充实的,这已是多年的习惯。
  只想着治病救人
  经过郭丹治疗的病人,有很多对他都是非常感激。其中有一个家住商州区腰市镇的老太太,已经76岁,在外面镶过牙之后,效果不好,去了好几家诊所,不同程度修过后,还是感觉不舒服。经人介绍后她找到了郭丹,在郭丹的治疗下,老太太的牙齿恢复了正常的功能。后来,老太太不断介绍当地病人找郭丹治疗,有时候进城探亲,还会专门来到医院找郭丹,给他当面说上一句,“郭医生,你给我做的牙好着呢,我就是来看看你。”每次听到这句,郭丹的心里就十分温暖,这种最朴素的表达和看望让他觉得自己做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相关阅读
  • 游击队老兵

    文/图 记者 吉文艳离休后的储德贵每天都坚持看报与储老告别后,他还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口,不时向我们远去的方向挥手告别。  夏日正午,阳光分外刺眼,山阳县西照川镇西照川社区吊庄组的一座小洋楼前,一位老人正缓缓...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