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丹影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过人的胆识,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巧妙掩护我党的干部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脱,演绎出了一个人们口口相传的侠女故事——

(四)
为了迷惑敌人,这天清早,梁秀英起得特别早,还将房门早早地打开,把屋子里的灯点亮,把炕洞的火点着,自己来到院子里,这里扫扫,那里抹抹,遇到熟人就高喊着到屋子里烤烤火、喝喝水、抽抽烟什么的,等忙完了这一切,真正坐下来的时候,她才有了困乏感,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后怕。
梁秀英的男人是第二天上午回来的。男人一到家,她就将鲁县长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了他,他虽然不好当面反对,但看得出他的心里仍有微词。梁秀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目下最要紧的事,是如何帮鲁县长逃离峦庄。
一连几天,梁秀英都在极度紧张的状况下过日子,因为黑狗子一直没有抓到鲁县长,李彪子受到了上级的责难,发疯般三天两头地搜查。而梁秀英的男人是个爱钻钱眼的人,他要趁着春闲时间多卖些酒,又一次出了远门。
面对着李彪子的反复搜查,梁秀英表面装得平静而沉着,内心却十分害怕。一旦被李彪子搜出来,鲁县长和她都是要杀头的,每每想起此事,她就十分恐惧。
她把上楼的梯子故意放在藏人的这边,自己则坐在台阶上,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时不时地与搜查路过的黑狗子打着招呼,同时寻思着送走鲁县长的办法。当她猛然想到在乡公所干事的侄子林怡忠后,一下子有了主意。
那天晚上,她做了几个好吃的菜,捎话给怡忠,说他叔父不在家,让他晚上来家里帮忙,有几件重活需要他做。梁秀英一生未育,所以她十分喜欢孩子,尤其对怡忠特别喜爱,只要家里做好吃的,都要喊怡忠来吃。怡忠从小就爱二妈,听说二妈要他来家里帮忙,二话没说就赶了过来。等他吃饱喝足了,要回乡公所时,二妈才说有要事相求。怡忠打着饱嗝说,只要能办到,一定帮忙。
梁秀英将自己要开路条的事说给了怡忠,不过,她说是给一个表哥开的。怡忠满口答应给找机会,又说他不会模仿乡长阮开玉的笔迹,怎么办?梁秀英说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只负责盖上乡公所的印章就行了。
送走了林怡忠,梁秀英关上房门,熄灭了煤油灯后,小心翼翼地上到楼上,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鲁县长,鲁县长觉得可行,就同意了。当天晚上,他就模仿阮乡长的笔迹,开好了路条。第二天中午,林怡忠从二妈手里拿走了路条,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鲁县长白天藏在楼上,吃喝拉撒都由梁秀英料理,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能悄没声息地来到楼下,活动活动发僵的身子骨。到了第六天中午,梁秀英和鲁县长终于盼来了好消息,乡长阮开玉被国民党军部带走了,说是让他协助国军筹集粮款。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林怡忠没费多大劲,就从乡公所里偷到了印章。
光有路条还不行,为了迷惑敌人,梁秀英对鲁县长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化妆打扮。她将鲁县长的长发剃去,给他留了光头,又修理了胡须,换上自己男人的衣服,还准备了一副货郎担子,这样一来,鲁县长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生意人。
做好这一切,已到了中午。事不宜迟,梁秀英将家里仅有的40块银元全部给了鲁县长,然后找来两个自家人,答应给每人一担包谷、两匹土布为酬劳,让他们连夜把鲁县长送出了峦庄。
(五)
送走了鲁县长,梁秀英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落了地,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但她却不知道,另一场灾难正在悄悄向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