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山红嫂

商山红嫂

2015-07-27 09:14:5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梁秀英的义举不但感动了鲁县长,也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但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岁月,梁秀英无奈之下将共产党的县长说成是自己的“表哥”,正是这一伏笔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磨难。试想,一个年轻的少妇,在自己男人不在家的时候,却把一个来路不明的男人藏在自己的家里达6天6夜,最后还花钱雇人护送,这在旧中国封建闭塞的农村,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更是要遭人唾骂的。因此,梁秀英的坏名声一下子传遍了峦庄,各种风言风语劈头盖脸地砸向了她,她就是有一千张嘴也无法说清,她就是有一万张嘴也讨不回公道。一时间,家里人责难她,亲戚不再搭理她,村里人开始冷淡孤立她,连最好的朋友也躲开了她,她真的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人言可畏呀!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鲁县长的身上。在她看来,鲁县长不管做了多大的官,都不应该忘记她梁秀英的救命之恩。于是,刚一解放,她就托人不停地给鲁县长写信,但所写的每一封信都石沉大海。莫非他的官职做大了,已经不记得她了?
  其实,梁秀英错怪了鲁县长,他并非“贵人多忘事”,而是遭受了人生的另一场劫难。原来,鲁县长被梁秀英搭救后逃出了商洛山,回到了湖北应城老家,但国民党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搜捕,到处抓他,他只好先躲藏起来,暗中和一些进步人士往来,以便观察时局的变化。这期间,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变故是,他的一位在国民党里干事的叔父,自以为是保护侄子,私自以他的名义在报纸上登了一篇“自首声明”,而他却还蒙在鼓里。这样,新中国成立后,他这个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雄县长”非但没有成为革命的有功之臣,却成了一名叛徒。虽然后来党组织弄清了自首书不是他自己所为,但仍对他缺乏信任,加上1957年反右时,他因给单位的领导提了意见,又被错划成右派,经历了长时间的抑郁、孤独之后,于1962年含恨去世。梁秀英写给他的那些信件,一封不少都被装进了他的档案里。
  特别不幸的是,解放不久,梁秀英的男人突然去世,一时间她万念俱灭,想悬梁自尽一了百了。就在她刚靠近死神的时候,一位河南来的客人搭救了她。原来,河南客人是做炮仗营生的,来峦庄已有半年时间了,听说过她的一些风言风语,但经过他对梁秀英的观察,觉得她是个蛮不错的人,即使以前有什么过错,也不应该受到人身攻击。那天,他去她家借镰刀砍柴,刚好遇到了她轻生的举动,便把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没想到,他与她因此结下了秦晋之好。
  有了心灵的依托,梁秀英从人生的阴霾里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就在梁秀英满怀激情地撞憬着未来之时,丈夫出去卖炮仗时却遭遇意外,再也没有回来,梁秀英不得已又过起了独身生活。
  (六)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歌词道出了一条真理。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迎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明媚春天,也给大山深处的梁秀英老人带来了温暖。
  那是1985年的春夏之交,丹凤县党史办的同志调查豫鄂陕边区二分区下的卢洛县的情况时,在河南郑州找到了当年在峦庄打游击的卢洛县委书记张子明先生,从张先生的口中得知,当时的县长叫鲁孚若,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被国民党军队冲散后,因峦庄的一位年轻农妇把他藏到自家楼上而脱险,最后又经她乔装打扮送出了峦庄。
  这一重大发现,让党史办的同志兴奋不已,他们按照张子明先生提供的线索,迅速赶到了湖北应城,通过大量的人员走访和档案查阅得知,鲁孚若同志是黄林司令员手下一个机智勇敢的指挥员,为卢洛县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令人遗憾的是,鲁县长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让人无限崇敬无比怀念。
  从湖北应城回来后,党史办同志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峦庄,在河口村的一所旧瓦房里见到了梁秀英老人。经过几天的接触、交谈,老人讲述了她传奇而坎坷的一生,那种可歌可泣的侠肝义胆,震撼了调查组的同志。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人,为了中国的富强与独立,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她的胆识和气魄应该大书而特书,她的精神应该成为教育和激励后人的典范。于是,他们将她的故事整理成了珍贵的党史资料,刊发在他们编辑的《血与火的道路》中,后被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原解放军北路突围与豫鄂陕革命根据地》一书中,成为丹凤乃至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同时,她还被丹凤县委、县政府列为革命有功人员,每月享受政府的定额生活补贴。至此,梁秀英的不白之冤才得到了伸雪,人们才知道了梁秀英的英雄义举,她舍身营救共产党县长的英勇事迹,在丹凤广为传颂,当地政府每年都要前往老人家里慰问。2008年10月,老人无疾而终。

  • 相关阅读
  • 七旬老人花样生活

    文/图 王 倩  人至晚年,有的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有的静待时光流逝,而家住商州区板桥镇七星村的古稀老人何汉荣,却拾起了儿时的梦想,给自己建造了一座“梦”的花园。年轻时的何汉荣就喜欢花草、山水...

    时间:07-27
  • 移民新村 紫荆峪

      紫荆峪因丹江南岸第二级阶地代表龙山文化紫荆新石器遗址而得名,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枣园村,是一个移民新村。这里环境优美,山梁沟峪相间,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在电力部门的扶持下,这里已经发展...

    时间:07-27
  • 文艺汇演入基层,金融知识进万家

      商洛之窗讯(陈青)“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就该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终于在这首充满深情的歌声中以“万众创新、全民创业、普及金融知识、促进就业...

    时间:07-27
  • 朝阳志愿者协会在镇安县中心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

      商洛之窗讯(郝家桥)2015年7月23日,镇安朝阳志愿者协会近20人在县中心敬老院开展“情系夕阳、清凉一夏”志愿活动,为老人们送去爱心照片和西瓜,让他们感受夏日的凉爽和关爱。  志愿者为老人们送...

    时间:07-27
  • 镇安5年要建成百万白山羊大县

      本报讯 (詹茂方 谢云涛)近日,镇安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陕南白山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从现在开始,举全县之力,到2020年,全县白山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出栏50万只,产值5亿元,纯收入2.5亿元,人均养羊...

    时间:07-27
  • 洛南举办搬迁群众食用菌技能培训

      商洛之窗讯(刘卫锋 花鹏)7月24日,洛南县石门镇河西移民新区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石门、麻坪、石坡、巡检等镇移民集中安置点的100多名搬迁群众,正在接受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杜双田进行的袋料香菇高产栽培...

    时间:07-27
  • 敬老院里幸福多

      “摘些辣子,中午做饭就能炒菜吃了。”7月17日,记者一走进商州区三岔河敬老院的大门,就听见门前菜地里的两个老人说话声,老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猫着腰在地里摘辣椒。原来,敬老院承包了门前的两亩多地,...

    时间:07-27
  • 甘肃小伙柞水圆梦

      转眼间,张永泰来到柞水已经八年了,从当初找工作的四处碰壁,到拥有近百万的资产,这个甘肃小伙在柞水圆了创业梦。   1983年出生的张永泰是甘肃靖远人,与小他一岁的柞水县石瓮镇姑娘张小庆就读于咸阳同一所...

    时间:07-27
  • 山阳持续推进水利发展

      本报讯 (李晓东 周 健)随着今年3月份山阳县西河新区供水工程建设的整体完工,城区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9%。2013年10月至今,山阳县水务部门先后对县城南大街西段实施了县城供水工程建设,新建供水管网16公里,投资...

    时间:07-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