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怀亮
(三)
1937年1月上旬,遵照周恩来副主席的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在军团长徐海东、军政委程子华的率领下,从甘肃庆阳南下,15日即由蓝田进驻商州。红七十四师这时已奉命改编为“抗日南路军”,于同月22日与红十五军团在商州城会师。两支红军会师后,红十五军团司令部设于商县中学校(即今商州区中学)。其所部一团防守在城北金凤山,其余各团分驻在四皓墓、李家塬、陈塬与东龙山附近一带;红七十四师司令部设在东关娘娘庙,部队驻守在丹江南岸的侯家塬、四合村一带,向山阳方向实施警戒。红军入驻之后,立即厉兵秣马,修筑工事,严阵以待。商洛人民也同仇敌忾,积极支援红军备战,并踊跃报名参军。在短短的20多天里,红十五军团在商洛就组建了一个拥有700多人的新兵营,仅商州腰市、大荆一带参加红军部队的穷苦百姓,就达到了三四百人(转摘自冀振峰《红色商洛的历史贡献》,原载《商洛文化研究》2012年第九辑)。
事变爆发的当天,按照事先指令,十七路军直属部队特务第一团韩子芳部,已由西安开赴蓝田、商县,并在潼关、渭南防线右翼布防,以防阻蒋军由洛南方面向西安进攻。另外,十七路军警备第二旅其时正驻防在商州城东的沙河子一带。为了加强商洛方面的兵力布防,12月20日杨虎城又发出命令:将特务第二团与韩子芳的特务第一团合编为一个独立旅,以许权中(共产党员)为旅长。许是临潼人,曾担任我党组织发动的“渭华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抗战初期任冯玉祥部师旅长时,在张家口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是著名抗日名将。杨虎城这时起用这位将军备防陕西东南,意味深长,倚重之意在焉。按照命令,许旅的布防,主要驻扎地在商州、蓝田的许家庙和渭南厚子镇一带,主要任务是侧防潼关右翼。
该旅一团正准备移防蓝田时,忽接张、杨急电,称:“据报蒋军第十师李默庵部傅正模旅,已进抵洛南东石坡镇。着该团连夜开往渭南厚子镇,左与孙(友仁)旅,右与蓝田部队切实联络,严密布防。”厚子镇是进出华山的通道,北通华阴华县,东通商洛,是兵家必争的重要据点。特务一团接到命令后,于12月22日早改向厚子镇急进,下午即到达目的地。当即派第一营分驻华山的道峪、刘峪等重要峪口。第三营驻防木家垭一带,将通往华山的重要隘路、峪口、道路全部予以封锁,防止蒋军由洛南与商州西北方向向西安突进。其时,中央军傅正模旅已攻占下了洛南县城。24日,除傅正模旅外,中央军新开列的第九十五师、九十八师,曾万钟的第七师与第十一师,也相继抵达洛南。
又闻:公秉藩所率的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一支队,也由西安潜回武关、商南,并偕同九十八师李铁军部折回龙驹寨,并将当地匪首刘子杰收编为一个地方民团,企图在商洛纠结反动势力,伺机破坏和扰乱陕东南的我军备防。31日,许旅驻厚子镇的第二营清峪口哨兵,即捕获公秉藩派来刺探军情的特务3名,并在此3名特务身上搜出特务暗号证。
1937年1月13日,许旅特务团的士兵即在许家庙与蓝田一带的大小村庄里,看到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第73、74、75三个师的先头部队。红军战士们大部分身穿便衣,腰佩红布条,如生龙活虎一样。夜晚他们分住在村民家里,不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秋毫不犯,还时常给村民扫地、挑水,帮助做农活杂活,军民感情极为融洽。因为保密的关系,十七路军的下级指挥官也不知道红军来这里的任务,只是在双方联欢与相互交谈中,才了解到这支红军部队开到这里的任务,是在配合东北军、十七路军组成的抗日联军,堵击华山方面的蒋家军队向西安进犯的。在商县黑龙口还驻有红军的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红军的支援,极大地鼓舞了西北军的广大官兵,官兵们的战斗意志因而更加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