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挣钱
走进富水镇吉祥小区,碰到了操功喜刚刚从职中鞋厂下班回来。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孩子,热情地招呼我们到他家喝茶。谈及移民搬迁的事,他说:“以前住在文化坪,常年在外打工,小孩上学还得在镇上租房子。现在住到了镇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还能照顾到家里,确实挺好的。”
据了解,该小区已经入住240户,大多来自黑漆河、沐河、洋淇等周边偏远山区,有80多人在职中鞋厂、天和泥浆等企业上班。该镇今年启动的如意、滨河、沐河和幸福2区等4个移民小区318套搬迁房已完成主体建设,墙体粉刷、道路硬化等扫尾工程也已结束,整个工程在 6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318户居民入住新家。未来几年,富水镇还将陆续实施陕南移民搬迁1640户6230人,届时将有更多的贫困边远山区群众搬迁到交通便利、居住条件好的城镇生活。
商南县实施移民搬迁以来,按照“一点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结合全县大力实施的畜禽“百千万”养殖、“5个20万亩”经济林和千亩设施蔬菜等建设工程,引导各移民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在移民安置区建成了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效解决了移民户转移就业问题。同时,依托资源优势,狠抓工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建设,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参加“雨露计划”、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等,增加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指导,努力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享受城市人的生活
每到夜幕降临,商南县清油河镇移民新区广场便热闹非凡,附近的村民纷纷涌向广场,有的边走边说,有的敲锣打鼓,有的翩翩起舞,还有人在健身器材上摩肩扭腰、踢打推揉……
今年5月搬进这个移民小区的杨正全高兴地说:“小区附近有超市,洗澡用太阳能,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很方便,跟城里人没啥两样!”清油河镇先后投入资金65万元,为移民新区安装路灯76盏,设置垃圾桶、果皮箱各60个,配备专职清洁工3名、铁皮垃圾箱70个、垃圾转运车1辆,着力改善移民小区环境面貌。
商南县把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统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兼顾学校、医疗卫生、商贸三产、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发展。累计投资“小配套”建设资金1.23亿元,“大配套”资金1.51亿元,为移民小区新建幼儿园2所、中学1所、卫生室26个、农家书屋30个、桥梁4座、农村饮水工程87个、社区活动场所8600平方米,硬化路面28.26公里,配备垃圾车36个、垃圾填埋场37个,既为移民户后续生产生活打下了基础,也提升了城镇一体化发展水平。
另外,为确保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商南县建立了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重要抓手的目标管理机制,以“月考季评”为重要内容的督查研判机制,以白色跟办、蓝色催办、黄色督办、红色查办“四色单”和流动红旗、黄牌警告等为重要方式的过程督办机制,以公开承诺、通报批评、后进约谈、警示训诫、引咎辞职为重要手段的责任追究机制等五项硬性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任务倒逼、形势紧逼、责任推逼、天天逼进的工作态势。
(王绪海 曹宗国 孙传卿 徐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