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全县干部群众拥军爱国的责任意识,投资60多万元,对赵川前坡岭战斗纪念碑及其基础设施、商洛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白鲁础区苏维埃旧址及清油河镇刘家花屋苏维埃旧址进行了修复,将赵川前坡岭战斗遗址等6处革命遗址作为全县国防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到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师部旧址十里坪镇碾子坪村纳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70余万元,实施了烈士陵园改造提升工程,每年清明节、“八一”前后,组织全县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师生到烈士陵园举行一系列凭吊纪念活动。同时,通过举办双拥座谈会、军地联谊文艺会、双拥国防教育展、知识竞赛、过军事日、慰问驻军及优抚对象等活动,大力提升优抚对象社会地位,提高广大军民对双拥创建和国防工作的关注度,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创建工作氛围。
落实政策 抓好优抚
近年来,商南县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了《商南县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商南县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办法》《商南县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金缴纳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明确规定对自谋职业退伍军人补助金在市上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万元,使退伍义务兵自谋职业补助金达3万元,三级以上转业士官达5万元,补助金额位居全市前列。
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优待抚恤政策优先,全力保障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四年来,县上共接收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96名,全部安置到全额财政拨款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发放待安置生活费120万元,安置率、上岗率、满意率均达100%。目前,在乡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每人每月710元,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月77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退役人员定期定量补助每人每月360元;残疾军人和“三属”抚恤补助政策全部按规定落实到位;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每户7680元,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每户22307元。仅2014年,全县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18户296万元,为2013年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140.8万元,四年来共为各类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2496万元。
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住在农村的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范畴,每户享受5万元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免费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年满60周岁的给予生活补助;制定出台了《商南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全额资助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每年发给重点优抚对象100—2000元门诊医疗补助费,同时对重点优抚对象因病住院治疗的,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或新农合补助的基础上,按自负额的65%再给予医疗救助。4年来对38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97万元;对住房困难的,优先让他们享受安居工程、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扶持政策。2011年,146户优抚对象因灾倒房户在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县上又为每户补助1万元。
同时,商南县严格落实征兵工作责任制,严把征兵体检关、政审关、学历关、年龄关和审批定兵关,确保把真正优秀的适龄青年输送到部队。20多年来,多次被评为省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无一起责任退兵,无一起涉军越级上访事件。
把握重点 提升拥军实效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支持驻军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千方百计为驻军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县上先后投入资金230多万元,支持县人武部建起了总面积4079平方米的综合大楼;拨付专项经费36万元,为武警中队维修了营房;投入1200万元,划拨土地10亩,于2010年12月为县消防大队建成了高标准现代化消防营区,投资700余万元,购置了大吨位水罐消防车2辆,抢险救援车1辆,A类泡沫消防车1辆,为交通救援和化学危险品处置两个攻坚组配备了专业器材;每年预算经费12万元,保障驻军军事训练正常开展。同时,先后为县人武部、武警中队、消防大队购置了冰箱、空调、电脑等办公生活用品;为部队送图书、送戏曲、送器材,帮助驻军建起了阅览室、健身室,极大丰富了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