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

2015-10-29 09:11:3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李 亮
  医学界有句调侃话:“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儿科诊疗难度大、工作压力大的实际状况。而刘金仓从事儿科28年,始终坚守在一线,诊治了数以千计的儿童,在自己的岗位上完美地展现了儿童的“守护神”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角色。
  每天都有慕名者前来
  10月26日下午五点多,商州区医院儿科病房,60多岁的祝女士正在寻找刘金仓医生。祝女士的孙子已经12岁了,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生病都会来找刘医生。“刘医生医术高,有耐心”。祝女士家住桂园新村,她告诉记者,刘医生在小区里很有名,但凡谁家孩子生病了,都会慕名前去找刘医生。
  今年59岁的刘金仓是商州区医院儿科主任,已从事儿科工作28年。1981年毕业于卫校的他,一开始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几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儿科医生是多么地稀缺,而儿童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一个家庭的希望,虽然儿科在当时是冷门专业,但在晋升职称时,他毅然选择了当一名儿科医生。此后,他就一直研读儿科专业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在儿科方面的专业知识。
  如今在医院,刘金仓主要负责医治住院部病人,并不需要上门诊,但每个月下来也会有至少300多张挂号票。很多人都是在门诊挂号之后,专门来到住院部找他。也因此,刘金仓每天必须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先医治门诊病人,然后才能去查房,询问、记录住院病人的情况,晚上也不能早早休息,常常夜里熬到两三点。
  儿科需要非凡的耐心
  见到刘金仓时,他正在病床旁,指导一个病人家属用药,刘医生耐心地做着解释。
  儿科与其他科室不同,往往是一家医院最易滋生医疗纠纷的地方,面对的病人大部分是无法准确表述病情的儿童,家属又都是爱子心切、心情烦躁,在面对医生时总是比较焦急,而这时,刘金仓总会耐心地安慰家属:“您放心,我们会用心诊治的。”
  “基本上天天熬夜,没有休息的时间。”刘金仓说。前几天他曾医治过一个孩子,孩子是北宽坪人,1岁零3个月,因患肺炎住院。因为这个孩子是对头孢类药物过敏的特殊体质,治疗相对有难度,治疗过程缓慢一些。孩子住院5天后的夜里,出现腹泻脱水,晚上10点时,刚回到家的刘医生接到家属打来的电话,他又立即赶到医院,采取措施纠正孩子脱水。整晚上他就一直呆在病房,观察孩子的病情,彻夜未合眼。第二天8点,他又开始上班,一整天匆忙的工作之后,他回到家里,休息没两个小时,半夜1点时,他又接到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孩子发烧。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他再一次赶到医院,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一守候又是一晚上。“孩子的病情变化比较快,必须要求医生善于观察。”刘金仓说。
  刘金仓的手机成了家里半夜三更的“常鸣钟”,无论是夜色沉沉还是晨曦微露,无论是风雪之夜还是大雨磅礴,只要电话响起,他总是骑着摩托,穿梭在夜色里,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此。
  爱心“父亲”
  每个住院来的小病人,刘金仓都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和关爱。前几年,他曾医治过一个4岁的孩子,这个小孩他至今记得非常清楚。“孩子得的是肾病,比较难医治,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孩子的家庭非常困难。”刘金仓说,孩子的父亲因从树上摔下来造成瘫痪,母亲精神有问题,孩子的爷爷当时也在医院住院,家里经济十分拮据。刘金仓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给孩子捐了钱,在他的感召下,科室其他同事也纷纷捐款给孩子,这才解救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实际上,在刘金仓从医的这么多年里,他帮助了很多困难家庭,但他很少跟人提起。
  接受患者的绝望,帮助他们重获希望,刘金仓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医术高明,又让患者倍感亲切温和,他如一缕春风温暖着病患家属的心田。“当看到患儿从危重慢慢好起来,成为一个活泼健康的孩子,心里就有种特别的幸福感。”刘金仓说。

  • 相关阅读
  • 深山里的幸福

    文/图 记者 李 亮 吉文艳老人和他的邻居坐在家门口,幸福地谈论着如今的好生活  一位老人,住在土砌的屋子,空间只有不到10平方米,一个灶台,一张小床,一个木箱,这几乎是房间所有的摆设。然而,幸福往往与物质不...

    时间:10-29
  • 残疾男绣出精美十字绣

    文/图 通讯员 马宏涛 记者 王 涛安景峰展示长2.4米的十字绣作品  他下身瘫痪,无法站立,但凭借灵巧的双手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十字绣作品,也绣出了残疾人的自信人生。   今年30岁的安景峰,是洛南县石坡镇肖湾村...

    时间:10-29
  • 功夫农民

    文/图 记者 李亮 左京 王涛隔山打牛,在巨锤的作用下,隔着丁钊的手掌,6页瓦瞬间成为碎片。钢筋锁喉,这是丁钊最拿手的绝招。书法也是丁钊的爱好之一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机缘巧合他自5岁起就开始练习功...

    时间:10-29
  • 在商南十里坪这几月

      日记之一   穷村富村都住着我们的群众   2015年7月24日 晴   一大早从镇上出发,到地处偏远的马王沟村下乡。到达盘山公路顶端时,太阳还没有翻过山头,云雾依然萦绕在山腰。村干部先领着我们查看了新修...

    时间:10-29
  • 丰乡劲拂文明风

      ——“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系列报道之十三   金秋十月,不论漫步于山阳县城主街道,还是徜徉于背街小巷,居民小区,你会发现:这里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秩序井然、空气清新,居...

    时间:10-29
  • 丹凤依托产业加速移民户脱贫

      本报讯 (樊利仁)丹凤县立足县情实际,积极为移民搬迁户“量身定制”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着力帮助移民户发展肉鸡、生猪、核桃、蔬菜、香菇、木耳等特色产业,让移民户实现“搬得出、能致富”的...

    时间:10-29
  • 山阳199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

      本报讯 (张爱武)山阳县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龙头企业、农民...

    时间:10-29
  • 央视七套聚焦商南茶

      本报讯 (叶竹虎 孙传卿)10月22日至26日,中央电视台CCTV7频道《农广天地》栏目组走进商南拍摄专题片,宣传商南茶。   央视栏目组先后深入商南县试马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沁园春茶叶公司白茶示范基地、城关街...

    时间:10-29
  • 告别“忧居”生活 实现“宜居”梦想

      记者 王 涛   深秋时节,阳光和煦。商南县西街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场大型机械轰鸣,原本破烂不堪的棚户区已被夷为平地,拆迁工作紧张而有序。告别低矮破旧的土屋,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是...

    时间:10-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