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电靓千年古镇漫川关

电靓千年古镇漫川关

2015-11-09 08:51:5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山阳县的千年古镇漫川关,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东有楚国、西有秦国,为了活命,当地居民在秦国大军到时挂秦国旗,楚军到时挂楚军旗,是为成语朝秦暮楚的典故发源地。南宋时,这里是宋金边城,也是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当地群众饱受战乱,苦不堪言。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如今的漫川关镇,在当地电力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利用当地秦楚分界碑、船帮会馆等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群众也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电气化生活。
  9月22日,漫川关镇供电所所长李占勇、廉建文来到古镇黄迎春的手串加工作坊,了解用电需求。今年69岁的黄迎春是镇上土生土长的居民,大半辈子都是靠种地为生。政府搞旅游开发,地被征收后,就和儿子搞起了加工崖柏手串的作坊,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黄迎春说,1978年,镇上首次通了电,是上游不远处薄岭水电站发的电,每天晚上8点到12点供电,每天只供4个小时的电,遇到枯水期,这4个小时也保证不了。直到1991年,薄岭水电站扩建,在不缺水的情况下,基本能够保证镇上居民24小时的供电,但还是存在着电压不稳,经常断电的问题。“直到1999年国家电网的电源进入深山里的漫川关镇后,大力实施农网改造,现在的电压足了、稳了,停电少了,供电所的同志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好了。“这不,马上‘十一’了,我这作坊又要迎来销售旺季,他们又来询问我用电上的需求来了。”黄迎春高兴地说。
  周道华在古镇做了十几年的老婆饼,中秋前后就做月饼,仅在2014年中秋节期间,就销售月饼9000多斤,收入10多万元。周道华介绍说,以前电压不稳,停电多,他是用土炉子烘烤老婆饼,由于火候难以掌握,饼烤糊、夹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几年,农网改造后,电好用了,他扩大规模,购置了和面机、压皮机、拌馅机和两台烘焙机,还雇请了七八名工人。早些年,用土炉子的时候,好的话一年能销售一万多斤老婆饼,而现在,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驾护航,再借上旅游开发的东风,周道华每年能销售10多万斤的老婆饼,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鄢德琴是外地迁入漫川关镇的,2004年的时候,为了方便两个孩子上学,她和丈夫花了6000元钱在古镇买了一院房子,并把户口落了下来。镇上搞旅游开发后,在外打工的她回到镇上,做辣椒酱、豆鼓和玉米锅巴、爆米花,就摆在自家门口卖给游客,旅游旺季,一天也能挣上七八百元钱。鄢德琴还透露,当初她花6000元钱买的这座老宅子,现在有人要花60万元买,她没有答应。“如果没有搞旅游开发,一个镇子上的房子是卖不到这个价钱的。”她高兴地说。
  说起漫川关古镇电力的发展变迁,供电所长周天明最有发言权。他从小在古镇长大,1999年入职到镇供电所当了一名电工。当时镇里只有2台变压器,一台160千伏安,另外一台只有100千伏安。随着国家电网的电源进入古镇,古镇几乎每年都要增加变电压器和布点。如今的漫川镇共有变压器(布点)67个,仅古镇街道就有10台1000千伏安至630千伏安不等的变压器。1999年,全镇售电量是140万度左右,2014年售电量达到1500多万度。15年的时间,增加了10多倍。“电力的发展促进了古镇的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售电量的增加,这是一种相辅相承的的关系。”
  漫川关镇分管电力的副镇长张峰说,电力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古镇旅游开发战略,政府规划到哪里,电力保障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镇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提起电力的服务,张峰更是赞不绝口。今年9月中旬,县里招商引资的重大外资项目,投资5个亿的诗语人家大型园林在建设时,有9根电杆需要迁移。接到电话后,供电所的周所长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后,第二天就组织力量迁移了线路,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旅游开发的用电,电力部门对所有电杆、线路进行了亮化,新更换了线路、表箱,为古镇增添了一抹亮色。目前,漫川古镇的主干线路、进户线、计量箱、表箱全部根据标准合理布局,电力既为古镇提供可靠供电保障,满足了村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又为漫川古镇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镇上新建的旅游车站负荷小,中午打的电话,下午供电所的同志就赶到现场,进行勘测后,第二天就新架设了一台大容量的变压器。“平时的哪里用电上有问题,都是随叫随到,这服务真是没得说。”张峰副镇长竖起大拇指说。

  • 相关阅读
  • 曲连馍

    文图 杨 鑫上色成品制作  前日逛街,在一烤饼店,偶见有形似锅盔,中间有个大圆孔,且涂有鲜红颜色的锅盔,甚是养眼,据了解这种锅盔叫曲连馍。据老辈人讲,在商州,过去家里娶了新媳妇或是生了孩子,都要给娘家来...

    时间:11-09
  • 镇安发现西周名相张仲载于《诗经》

      本报讯 (江 枫)近日,镇安县在发掘历史文化时发现该县西周宣王的贤相张仲记载于《诗经》一书。《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与《楚辞》都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具有文...

    时间:11-09
  • 商州积极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本报讯 (张希锋 刘浩宇)商州区积极在商事制度改革、食药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维护、服务意识强化和队伍素质提升五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护航市场主体发展,倾力打造放心安全消费环境。   商州区着力推进商...

    时间:11-09
  • 镇安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本报讯 (陈风军)王厚有今年以来,镇安县按照“在保护中进行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促进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唐文化历史名城,推动镇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该县坚持文物保...

    时间:11-09
  • 老人困山崖 民警忙救助

      本报讯 (通讯员 吴 勇 记者 王 涛)10月22日晚,商南县过风楼派出所接到太平庄村委会电话报称:“在该村梭子棚组有一名老人被困山中,求助公安机关。”   接报后,民警会同村组干部立即赶往事发地点...

    时间:11-09
  • 丹凤信息化管理陕南移民搬迁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鑫 记者 王 涛)丹凤县投资50万元,建立的80平方米标准化多媒体陕南移民搬迁信息中心目前已投入运营,标志着该县陕南移民搬迁将实行规范化管理。   今年来,丹凤县围绕“移民搬迁信息化...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