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红74师师长陈先瑞之子、海南省政协副主席陈辞踏寻红74师旧址。

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成立大会遗址

10月6日,商南县纪念红74师成立80周年活动现场。
(田光庆)1934年,中央苏区和鄂豫皖等老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红二十五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进入商洛境内,在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下,先后成立中共豫陕特委和豫陕游击师、中共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师,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以商南为重点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6月,豫陕特委移驻商南县境内刘家花屋,创建商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刘家花屋区党支部。中共鄂陕特委、豫陕特委先后在商南境内丹江南北建立了刘家花屋、祝家店、梁家坟等区乡苏维埃政权,掀起了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的高潮,并在梁家坟召开联席会议,将中共豫陕特委和鄂陕特委合并成立中共鄂豫陕特委,将两特委领导的游击师合并成立红七十四师,继续领导和坚持鄂豫陕边和陕南地区的革命斗争。中共鄂豫陕特委作为在商洛境内成立的中共高级别组织、红七十四师作为在商洛境内成立的具有独立建制的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是商洛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亮点。作为这一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南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革命热潮之中,使根据地迅速得到巩固和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为配合川陕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特别是策应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配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陕北,策应中央红军入陕
1935年6月下旬,红二十五军攻占鄂豫陕边重镇荆紫关后,回头于山阳县袁家沟口设伏,全歼跟踪之敌陕军警备第一旅,毙伤敌团长以下300余人,俘敌旅长唐嗣桐以下1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取得了苏区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袁家沟口战斗后,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主力乘胜东进,佯逼商县,各路敌人均不敢贸然行动。为掌握主动权,把敌调出根据地,相机歼灭敌人,省委在商县杨家斜讨论决定,再次率红二十五军主力转到外线活动。7月12日,红二十五军主力从商县杨家斜出发,经蓝田县石嘴子、后埂子等地,西出终南山,进抵长安县子午镇,威逼西安。红二十五军这一行动使西安大为震动,已准备由西安开往天水的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被迫停止行动。城内的大地主、资本家纷纷准备逃往外地。威逼西安这一胜利,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使敌人“在三个月内消灭红二十五军”的计划破灭。
省委在长安县截获的《大公报》上,得悉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抵西安,到达鄂豫陕省委驻地子午镇,又带来了中共中央数月前发出的几份文件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的确切消息。当晚,省委在子午镇西沣峪口老爷庙召开紧急会议,认真分析形势后认为:“主力红军会合在西方的胜利,与特委形成中国西北部苏区根据地……都是目前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特点;配合中央红军行动是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同时,省委认为陕南地区山大人稀,地瘠民贫,物资不能供给大批红军的需要,加之敌人投入“围剿”的兵力有增无减,形势仍然严峻。为谋求新的战略出路,省委当机立断地提出:“红二十五军目前首先要执行新的任务,采取新的策略,一切行动极力与陕北红军集成一个大力量,以配合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行动,迅速创造西北新的伟大的革命根据地。”于是省委决定率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与陕北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会合,首先争取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集中更大的力量去消灭敌人,直接有力地配合主力红军,迎接党中央,创造新的伟大红军。会议还确定合并中共鄂陕、豫陕两特委,统一领导各游击武装力量,继续坚持鄂豫陕边的武装斗争。由于时间紧迫,省委来不及向鄂陕、豫陕特委交待工作,决定待行动后以书信进行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