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从沣峪口出发,经户县、周至到达佛坪旧城。中共鄂豫陕省委在佛坪旧城又一次召开会议,进一步肯定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会后,部队进抵留坝县西江口镇作短暂休整。7月25日、7月30日省委分别给鄂陕、豫陕两特委发出两封指示信,说明当前形势和红二十五军的新任务,通知两特委合并组成中共鄂豫陕特委,对继续加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和坚持陕南游击战争作了指示。
7月30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陕苏区,从西江口出发踏上长征的道路,经留凤关,攻占双石铺(今凤县城),尔后连克两当、天水、秦安、隆德县城,过泾川,9月15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胜利会师。9月17日,三支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中共鄂豫陕省委与中共西北工委合并为中共陕甘晋省委。
中共鄂豫陕特委在商南县梁家坟成立
1935年8月底,由于省委指示信被叛徒赵九海劫去,中共鄂陕、豫陕特委均与省委失去联系,不明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去向。两特委后来均从国民党报纸上得悉省委和红二十五主力已西去北上的消息,中共鄂陕特委便在宁陕县两河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特委率领游击司令部战斗营会合各路游击师返回商洛,寻找豫陕特委共商斗争大计。中共鄂陕特委率部东返至商南县沙坪乡后,方才得知豫陕特委已率游击师离开豫陕边,向西南进发寻找鄂陕特委。于是鄂陕特委率部经刘家花屋、武关,从商南县太吉河过丹江寻找豫陕特委。9月初,中共鄂陕特委和豫陕特委在商南县梁家坟会合,商定各自返回原活动区域安排地方工作,动员群众以各种形式与敌人开展武装斗争,收容伤病员,寻找到各路游击师后再行会合。
1935年9月9日,两特委在梁家坟村阳坡组刘邦杰家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革命斗争的形势,认为在敌人重兵“围剿”的严峻形势下,斗争是残酷的,困难是很多的;鄂豫陕边地形有利,群众基础好,两特委又有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对社情民情和地形有所了解,而且有近300名老战士作骨干,只要团结一致,紧紧依靠群众,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和正确的斗争策略,是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会议决定:树立独立坚持斗争的思想,以陕南为中心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首先跳出敌人包围圈,在宁陕、佛坪地区开辟新根据地,吸引敌人西去,争取恢复原根据地;将鄂陕、豫陕特委合并为陕南特委(后称鄂豫陕特委),将各路游击师和游击大队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会议选举郑位三为书记,陈先瑞、李隆贵、方升普、曾焜为常委,李书全、袁崇安、张培真、郑连顺为委员。会后中共鄂豫陕特委主要成员分头到鄂陕、豫陕边收拢武装力量和伤病员。
梁家坟联席会议是在与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失去联系,根据地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出的决定符合中共鄂豫陕省委指示精神,确定了独立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方针,对在鄂豫陕边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保卫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胜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克服了部分人的悲观情绪,坚定了在鄂豫陕苏区长期开展游击战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