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80后小伙深山养鸡

80后小伙深山养鸡

2015-12-22 09:11:4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王 涛

今年年初,杨海波怀揣着创业梦想,从城里走到深山,开始了他的养鸡事业。

今年年初,杨海波怀揣着创业梦想,从城里走到深山,开始了他的养鸡事业。
 

  在距离商州城区十多公里的一个山坳里,散养着7000多只土鸡。为了实现创业心愿,80后小伙杨海波已辛苦地守望了1年。冬日里,暖阳高照,从刘湾办事处到十五里铺村,再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20多分钟,一个山坳豁然呈现在眼前,只听到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不绝于耳。这里就是杨海波和他的土鸡乐园。
  土鸡野养
  小山坳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小村落,残垣断瓦见证了昔日这里发生的一切。多年前,这里是刘湾办事处赵村媳妇岔组所在地,有几十户人家,一度有小上海之称。后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或是搬迁到城里,村子慢慢荒废了,山坡上的庄稼地退耕还林后成了林地。
  今年年初,在城里做装饰生意的31岁小伙杨海波在一次吃饭中,和姐姐杨海霞、舅舅赵建起商量着:现在生意不好做,想找一片山林养土鸡。他的想法得到了舅舅、姐姐的支持。杨海波经过调查,选择了人去屋空的媳妇岔。这里正好是舅舅的老家,有一片闲置山林,而且人迹罕至,环境封闭,自然状态保持完好,正是一个野外散养土鸡的好地方。
  万事开头难,媳妇岔的山坳,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往外界,四周林木茂盛、层峦叠嶂。要想在这里创业,首先要先修路,由于资金有限,杨海波只能和姐姐、舅舅用锄头一点点的平铺,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小路。随后,杨海波又从杨凌购回3500只鸡苗,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想。
  甘苦自知
  冬日暖阳高照,走进山坳,几千只土鸡悠然自得地穿梭在林间,是那么的古朴、田园。然而,其中的艰辛,只有杨海波自己知道。“我们没有钱,一开始创业就全靠自己。”连续的忙碌,杨海波有些疲惫地告诉记者。然而,想起自己最初的梦想,杨海波又信心十足。
  杨海波的养鸡场依山而建,养鸡的棚子也是自己建的,就连山上的围网,都是自己一片一片绑的。因为离乡公路太远,路又不好走,一遇到下雨天气,他们根本出不了山,只能趁着好天雇车从集市上拉鸡饲料,然后再用小三轮往鸡场转运。“鸡起得早,天刚擦亮就出鸡舍了,有的在山坳里来回走动,有的翻过山梁到远处觅食。鸡认路,到半晌、傍晚就餐时,就纷纷归来。养鸡每天早上必须早早起床,给鸡准备饲料。”这些,都不是杨海波最担心的。让他最担心就是经常有黄鼠狼、老鹰等来叼鸡,为此,他特意养了几只鹅。
  由于地处偏僻,这里没有网络、没有通讯信号,杨海波他们只能苦中作乐,他指着荒草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这里的荒草有近一人高,栽种的树木长得很慢。鸡落户不到一个月,把荒草吃得不过膝。鸡不吃树皮,还消灭害虫,荒草少了,人工栽种的树木长势就好多了。
  养鸡时间长了,杨海波和鸡也熟悉起来。这里鸡有白的、黑的、红的、花的……散布在山坡上,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喂鸡的时候,杨海波扛起一袋玉米,沿着山坡抛洒。于是,正在四处闲逛的鸡,立即像洪水一样,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养鸡人身前身后。
  说起最初的想法,杨海波说,他们知道城里人偏爱土鸡,专门以高价从杨凌购回鸡苗,所以集中到这里散养。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养的土鸡能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既满足城里人的需要,自己又能把本儿捞回来。

  • 相关阅读
  • 打零工的陪读妈妈

    文/图 记者 谢 非 吉文艳程彩秀正在认真挑选核桃仁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外迁移,基层学校也在不断的合并减少,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少人带着孩子来到城里,因此产生了许多“陪读妈妈”。她们平日里在...

    时间:12-22
  • 赶会

      12月12日,农历冬月初二,是商南县富水镇赶会的日子,赶会的那几天,周边很多村民、商家以及邻省的商家都会聚集这里,热闹非凡。   以前没有集贸市场,农村人就在会上买些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和农作物,人们也可...

    时间:12-22
  • 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文/图 谭显根 陈风军 陈梓梁为让边远山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镇安县把县城建设与陕南移民搬迁相结合,规划建设了栗乡苑社区,使搬迁户发展三产服务业实现稳定脱贫。两年前,李克强总理视察的云盖寺镇花园移民小区,如...

    时间:1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