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温暖的守望

温暖的守望

2016-01-21 09:16:0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王 涛 贾书章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段时间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敬老爱老养老,它需要的不仅是爱心、孝心,还要有超强的细心和耐心,家住商州区牧护关镇刘村的郑小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敬老爱老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深山里的守望
  深冬的早晨,距离州城40多公里的牧护关镇刘村处于一片寂静之中,远处山涧被烟雾笼罩着,透过青瓦白墙,袅袅炊烟升起,整个村庄是那么的祥和。在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尽头,有一座三间土房,院子里几棵高大的柿子树上还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屋檐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显得格外古朴自然。
  云开雾散,太阳穿过重重山峦,静静地照耀在村子上空,显得是那么的舒适。然而,走进破旧的土屋,一切是那么简陋,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极具寒酸,与村邻的青瓦白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间厢房的角落里,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静静地依靠在土炕上,床上的被褥显得有些凌乱。在老人的旁边,一位50岁的汉子正认真地给老人喂饭,彼此之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这个汉子叫郑小堂,像这样的早晨,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似乎习以为常。

郑小堂给母亲喂饭

郑小堂给母亲喂饭

  见到有人来访,郑小堂热情地把椅子搬到院子,邀请众人在院子晒太阳。他又回到厢房,把瘫痪在床的老人也背到院子安顿在一把大椅子上,动作不紧不慢、井然有序。直到一切忙碌完毕,他才坐下和众人攀谈起来。面对恶劣的居住条件,他笑称:“这里可是个宝地,对面就是冀公岭,翻过这座山就到了蓝田,而且这里是韩峪川河的源头,也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做一个儿子应该做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照顾老人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也是天经地义的。”得知记者要采访他孝敬老人的事迹,郑小堂平静地说道。
  郑小堂今年49岁,用农村人的话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在他的人生里,让他值得欣慰的是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青春时间,陪伴在患病瘫痪的双亲身旁,一个人悉心照料母亲的起居和病情,为父亲养老送终。
  在郑小堂的记忆里,年轻时在外打工的经历是最丰富多彩的,虽然没有为贫困的家庭攒下积蓄,依然值得回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那年,他一个人拿着镰刀到关中赶麦场,后来还下过煤矿。在煤矿,由于机械绞绳突然断裂,致使他半边脸患有面瘫,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至今留下了病根。
  25岁以后,由于家庭的变故让这个汉子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因为贫困,先是哥哥远赴泾阳县安了家,后来相继是父亲、母亲病重。原本说好的兄弟两个各自照顾一个老人的事情,一下子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1985年,父亲身患绝症,在最后的两年里长期卧病在床,而母亲身体也不好,郑小堂只能放弃外出打工和成家的机会,一心一意地照顾父母。这段时间也正是他最好的青春年华,原本谈过几次恋爱,然而,等姑娘到家一看,居住条件不好不说,家里还有两个卧床多病的老人,几次婚事就这样“黄了”。也曾有姑娘劝他做上门女婿,然而考虑到病重的父母,他依然拒绝。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郑小堂的父亲病重去世不久,母亲又因为脑梗引发半身不遂,从此卧床不起。以后的日子,郑小堂用架子车带着母亲往返城乡之间,在医院里为母亲检查、诊断、买药,都没有办法完全治愈。想着幼时,母亲在煤油灯下为自己纳鞋底的场景,郑小堂认为无论日子如何艰难,一定要让母亲安度晚年。

  • 相关阅读
  • 让邻里和睦世代传承

      周银祥   “邻里好如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这些民谣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于邻里关系的热衷,人们憧憬着把邻里关系处得热情、亲切并充满信任,让中华邻里文化世代传承。   记得2010年...

    时间:01-21
  • 14岁少女撑起一个家

    文/图 高军军胡小薇下河提水  住在大山深处,父母双双残疾(智力障碍),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政府救济。14岁的胡小薇从小学会了砍柴、喂猪、挑水,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排名班级...

    时间:01-21
  • 镇安千百万工程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本报讯 (记者 马泽平)尽管是数九寒冬,但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犹如寒冬中的一股热浪,在镇安城乡涌动、激荡。1月18日,镇安县召开“千百万”产业脱贫工作会议,拉开了该县“十三五”期...

    时间:01-21
  • 女童负气出走 警民助其归家

      本报讯 (周亚军 惠小龙)1月10日上午8时许,商州区大荆派出所民警在巡逻途中遇见一名走失女童在街道流浪,见其衣着单薄,冻得的嘴唇发青,巡逻民警立即将其带到所里,给她找来棉衣,端来热饭。之后经过了解得知,...

    时间:01-21
  • 省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丹凤

      本报讯 (记者 贾书章)1月18日,丹凤县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红红的对联纸展开来,书画家们冒着寒风挥毫泼墨,为丹凤县的父老乡亲们现场书写春联,这是省文联来丹凤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时间:01-21
  • 洛南宣传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本报讯 (吕桂霞 南 星 秦 丹)洛南以建设陕西文化强县为目标,积极开展寓教于乐、润心启智的宣传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县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该县以“文化惠民大拜年&m...

    时间:01-21
  • 孝老爱亲好人熊金秀

      记者 方方 肖云   家住丹凤县龙驹寨镇西凤社区惠安小区的60岁老人熊金秀,用孝心为96岁的婆婆营造幸福晚年,让一家人相处的其乐融融,是当地出了名的孝顺媳妇,提起她,小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她也因此被评...

    时间:01-21
  • 党敬卫王煜栋获“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有一种道德最为昂贵,因为它的代价往往是鲜血和生命。这种道德是舍生取义,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以自己的生命抵制邪恶,用正义来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这就叫“见义勇为”,就是看到正义的事,不假思索勇敢地去做。...

    时间:01-21
  • 商州区授予党敬卫王煜栋“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党敬卫的妻子和王煜栋接受表彰  本报讯 (雷超锋 王建勋)有一种道德最为昂贵,因为它的代价往往是鲜血和生命。这种道德是舍生取义,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以自己...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