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 丹凤县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针对移民搬迁群众遇到的城镇低保、新农合报销等方面的不便和问题,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破解“人户分离”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对象在享受社会兜底政策方面“两头空”现象,极大的方便了搬迁对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近年来,丹凤县抢抓移民搬迁的大好机遇,采取“五位一体”的办法全力以赴加快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作,5年来,全县累计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46个,搬迁群众达11700户、40674万人,其中500户以上的大规模移民点达8个,设立单独社区的移民新区2个。实施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困难的搬迁群众城镇低保、新农合报销的不便利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丹凤县按照全市陕南移民搬迁“深化创新年”活动精神,积极探索,在城镇低保、新农合报销等方面有效破解“人户分离”难题,具体就是面对搬迁对象因土地、山林权属和一些惠农政策的执行方面等原因一时户口不愿迁入搬迁社区的客观实际,在低保申请方面提出了“异地申请(移民点社区申请)-->异地受理(移民点社区居委会受理)-->两地联评(迁入社区评议、迁出地反馈意见)-->申报审批(迁入社区所在镇政府初核上报)”的工作程序。在合疗的收缴报销方面,积极推行迁入地缴费——建册——县域门槛内实行自由核报的工作程序。两项制度推行以来,丹凤县竹林关移民安置点丹水社区共受理低保申请70余份,丹水社区卫生室门诊报销14000余元,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拉近了新建社区与搬迁对象的距离,增强了搬迁对象的归属感,同时强化了社区管理的参与度。(丹凤县委宣传部 董立铭 樊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