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麻街地下交通站,还得从革命前辈李世华谈起。
李世华,商州区麻街镇齐塬村人,出生于1911年,1920年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自幼爱憎分明,好爱交朋结友,抱打不平。学校毕业后投奔凤翔县国民党绥靖司令部当兵,时隔不久返回,又投奔秦川古世珍部下当差。由于他性格倔犟,不甘受人摆布,后又离古返家,竖旗立杆,招募人员,在麻街拉起了一股地方武装。这支武装一成立,即遭到黑龙口联保主任周文美的反感。1942年6月,周搬动驻商县的胡宗南正规军第八师一个营围剿李世华。李在亲友掩护下,脱离了险境。随后他重组人马,精心安排,趁周从商县返回黑龙口途经古树园村时,当场枪杀了周一行8人。此事激怒了国民党商县当局,立即对李世华进行通缉追杀。李世华乔装打扮成生意人,冲破封锁线,避过通缉哨,于1943年5月到达陕北柳林镇(系中共关中地委驻地),经朋友介绍,投奔革命。
在陕北学习期间,李世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按照革命需要,他接受组织安排,和共产党员王智帮、赵文杰秘密潜回商洛,三人秘密筹划,在李家中建立了“中共麻街地下交通站”。1945年10月,中共关中地委派巩德芳、刘兆英、薛兴军等回商洛创建“陕南游击根据地”,就是由麻街地下交通站接应,圆满完成了护送的任务。
由于李世华原通缉令未撤销,无法抛头露面,不利于开展工作。后经党组织批准,让李巧施计策投奔长期驻扎商洛一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新五军军长谢辅三麾下。谢辅三为稳住麻街,控制李世华,便委任李世华为陕西省第四区清剿指挥部参议、国民党商县保安团三团三营营长,允许他拥有武装,驻守麻街。1946年2月,李世华搞到30条枪,带着20多人公开回到麻街。从而,国民党商县当局也于3月撤销对李世华的通缉令。从此以后,李世华就成了名副其实“内红外白”的双面人物。对内,1946年6月份,中共麻街地下交通站党支部正式成立,李担任支部书记,先后发展地下党员20多名。对外,李世华利用自己的武装和手中的合法权力,改组了麻街乡、保基层政权。除乡长任振铎为他的亲信好友外,其余副乡长和4个保的保长、保队副均由他秘密发展的共产党员担任,从而进一步打通了陕南、陕北地下通道,先后为延安中共中央根据地安全接转输送了200多名革命干部,从未出现过一次差错。在1946年7月19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斗中,北路主力在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局代理书记郑位三和中央候补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长陈少敏的率领下,到达陕南游击根据地。李世华领导的麻街地下交通站成功地接应、安置、护送了中央领导郑位三、陈少敏、顾大春等一行5人,使他们顺利到达延安革命大本营,参加了中共七大会议,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此期间,李世华还遵照上级指示,以合法身份四处活动,联络了治安、民仁、上秦等乡政权领导人员,拉起了统一战线。1948年7月,上级向他写信,认为时机已到,要他率部起义。经过周密策划,李世华于1948年11月率领370多名武装人员,在麻街宣布起义,沿丹江南岸而下,经陕南军区批准,于11月底到达湖北郧阳。这支部队后改编为商县支队,李世华任支队长,1949年7月参加了解放商县的战斗。至此,“中共麻街地下交通站”圆满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