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通过微博表关注
出版人沈浩波:晓松在玩儿心致高远了。在里面做音乐、搞文学。这都摇身变成翻译家了。我在想,我要是进去,能写多少诗啊。伊的狱中生活方式,给了吾很大启发。
作家苏童:看到高晓松在监狱里翻译小说的新闻,悄悄地为他鼓掌。这是一个我不认识却很尊敬的音乐人,酒驾肇事之后,不狡辩,不找人,道歉,认罪,服刑,做了不该做的事之后,做了所有该做的事。他认为自己是寻常人。一个人尊敬另一个人,需要理由,有时候这理由很简单,因为他寻常。
链接
出尽法宝为《大武生》做宣传
作为导演的高晓松的意外入狱,对于即将上映的《大武生》制片方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而他在狱中的所作所为,除了自己的一贯作风外,还在借用微博平台,通过“亲属定期探视和用书信及磁卡电话联络亲友的权利”为电影上映做足宣传。
狱中听雨谱曲
高晓松通过微博,以及联合片方发布他亲自作词作曲、主演韩庚演唱的影片主题曲《如梦令》MV,片方还同时曝光了高晓松导演在狱中的一张谱曲手稿。据悉,高晓松是意外地通过探视的亲属带来一张手稿,把主题歌词谱上了曲。对于这首歌的创作只说了一句“在狱中听见远处下第一场雨时想起来的旋律。”
狱中自述心意
他接受北京某周刊文字访问时说,“服刑犯人可以合法写信打磁卡电话,所以没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宣传……”他还称自己在写一个诗集,暂时叫《纪传体》。并透露《大武生》是2007年初,在李瑞环的公子李振福家里聚会时听了故事感觉大激动,于是找来邹静之编剧,并讲解了自己和制作人摩根以及动作导演洪金宝的合作细节。
狱中读书翻译
高晓松一贯自称“我不买房不置产,不开公司不市恩义,无论做游子还是做油子,随他去,也算以知识分子自处了吧。”他称在狱中看《大英百科全书》,“记笔记已用光了一根笔芯,因为监狱里只允许用笔芯”,而这次听从冯唐建议翻译《昔年种柳》,语言不乏“伤不起”、“出来混早晚要还的”等时髦词汇,还是能夺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