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执导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10天票房突破4亿元。面对这样一部主题先行的电影,“怀旧”成为人们涌向影院争相一睹的主要原因,同时各种质疑之声也不断袭来。
近日,赵薇接受了媒体专访,对于观众关心的几大问题做出回应,面对节节攀升的票房,她明确地称,不会乘胜追击再执导筒,而是希望能把关锦鹏执导的《放浪记》演好,静心演戏。
怀旧是之前就想好的卖点?
3天破亿,10天破4亿,即使是一个成熟电影导演的商业作品,这个速度也不算慢,更何况,这部青春文艺爱情片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当人们都在盯着不断上涨的数字,赵薇却坦言,拍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没想过票房,也没有过多去想观众看后会有什么评价。“其实就是想拍一部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因为能打动自己,应该就能打动观众。编剧李樯写的故事,人物比较庞杂,时代非常漫长,其中的很多点也会对应到现实中很多不同的人群,不算刻意去怀旧。”
赵薇笑称,演职人员已经要求庆功了,“他们说如果票房够好,就让我带他们去马尔代夫度假。”不过究竟多少的票房算“好”,她称这是商业秘密。
郑微是否有赵薇自己的影子?
杨子珊扮演的郑微精灵可爱,性格倔强,很有《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特点,不少观众也将她和当年的赵薇进行比较,认为导演在这个角色身上投入了许多自己的情绪。但当事人赵薇却对此予以否认,称并没觉得她和郑微有太多相似之处。
赵薇说:“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他们当中的每个人物我都特别认可,他们做的都是我会做出的事情,但是我倒没觉得女主角郑微像我,毕竟我已经过了那个天真烂漫的时期。在我看来,所有人物都像妹妹、像孩子,我不觉得自己是其中某个角色,但我会照顾他们。”
有没有邀北电的同学出演?
《致青春》上映后,赵薇当年在电影学院的不少同学都前去捧场,但她并没有邀请她的同学进行角色客串,她解释是因为年龄关系,“毕竟大家都30多岁了,和影片里的角色不是一个年龄段,没有办法勉强。我也一样,要是年轻一点我就去演郑微了。”赵薇说,有好朋友加入可以理解为帮忙,但不是什么忙都要帮,要合适才行。
对于韩红的客串,前期的影片宣传中并未提及,因此不少观众看到后都觉得这是一枚“彩蛋”。赵薇称,这个角色的设定本来就是韩红在自我嘲讽,营造的就是小妹妹和大灰狼似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效果达到了。”
韩庚的角色是否有打酱油之嫌?
不少观众看完影片后,认为韩庚扮演的林静这一角色支离破碎,有打酱油之嫌。对于为什么选择韩庚来出演电影,赵薇称,他是一个非常希望在演戏上有所突破的演员,读了剧本之后就非常喜欢,并且强烈地希望出演这个角色。
而对于戏份少、打酱油的说法,赵薇认为,如果这个角色不是由韩庚来演,可能观众不会有这么多的异议。在《致青春》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负担了影片的一部分作用,像老张、许开阳,林静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线索和使命,不需要去负担整个电影。我认为他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使命。”
为何要用《红日》取代《爱的代价》?
电影里郑微上台唱《红日》的场景感染了许多观众,但在原着中,她演唱的歌曲是《爱的代价》。谈到这个调整,赵薇说,如果只唱《爱的代价》就变成是两个人的事情了,但《红日》能把大学校园里所有人的气氛都带入。
编剧李樯也补充说,电影到了那个节奏时需要有个爆破点,而《红日》本身是首摇滚,特别有劲,歌词却吻合女孩子情感的历程,会有大的戏剧张力:“如果是《爱的代价》就只显出忧伤,没有那么大的冲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