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次的货币政策与以往楼市调控的财政政策在效果上会有什么不同呢?国世平教授用了一个挤泡沫的比喻。
国世平教授:第一种情况我们不管,再采取政策房地产泡沫自然破灭,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灾难,美国迪拜就是这样,那么第二个就是现在把它挤破,现在挤破当然成本比较高,那么我们最希望的是现在把它扎破,慢慢的扎,让它慢慢掉下去没有一个反弹的可能,我们一般采取政策,都是把它强压到水里面手一松开反弹越高,我们再压下去又反弹高,你气没把它放出去泡沫没放出去,所以这一次一定要采取一个像针扎的慢慢地把它掉下去,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国世平教授认为,避免调控过后再反弹,关键在于政策的持续性。
国世平教授:为什么我们每一次反弹的力度越来越高,就是这个政策的持续性,一定要持续到3到4年让这种投机客真正的见血,他就知道这样的话风险很高,买房子不一定赚钱,我们现在给他的一个认识,就是说买了房子一定是赚钱的这就很危险。
眼下楼市正处于新政出台之后的混沌期,说它混沌,因为不少人就像节目中的那几位炒房客一样,仍然对调控的结果抱着幻想,期待着再出现一次越调控越涨的现象。他们在观望之余,对昔日的暴利还是眷恋不已。怎么才能走出这种混沌,让政策预期变成实际的效果,避免新一轮调控变成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除了刚才国世平教授提到的保持政策延续性,我想整个住房制度的设计也必须同步跟进。我们面对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需求面、供应面和政策面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它牵动着金融、土地、财政税收、社会民生各个层面的敏感神经。房价高烧不退只是这个系统生病之后的表面现象,它的病根在于滞后的住房保障制度,在于过于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发展方式,在于开发商和炒房客空手套白狼的融资方式,在于利润与风险不成比例的赢利模式。调控新政的第一刀指向了炒房者,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几刀能指向更深的病灶。只有拿出关公刮骨疗毒的勇气,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期待。否则,即便调控的次数再多也无法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