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流通股占比上升,公司估值水平逐步下移,其实这个现象符合经济规律,流通股占比低也就意味着股票供给较少,在需求一定情况下供给少的股票往往享有较高估值,相对其他股票存在一定的溢价也就非常合理了。随着限售股逐步流通,目前已有70.38%的A股已经流通,仅29.62的限售股未解禁,2010年底则会超过90%。随着流通股占比的提升,未来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可能会低于过去几年。
全流通股今年以来逆市上涨
进入2010年,A股市场一直维持震荡整理,沪综指处于2900至3300之间来回整理,大小非的抛售压力一直为市场所担心,在此期间大小非问题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压力,而这500只全流通股反而逆市上涨1.67%,非全流通股今年以来却下跌7%,两者今年以来市场表现相差较大。
从全流通股与非全流通股的今年以来股价表现看,498只全流通股中,今年以来246只个股股价实现上涨,占全流通股的49.39%;1284只非全流通股中,今年以来608只个股股价实现上涨,占全流通股的47.35%,两者之间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的个股相差2.04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限售股或者全流通对市场的压力需视市场阶段而异,在市场火爆阶段,该因素或被弱化,甚至个别股票被视为利好,而在市场较弱阶段,该因素也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压力。
具体来看,498只全流通股中,方兴科技、国电南瑞、长春高新、万东医疗和法拉电子等6只个股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五成,它们今年以来涨幅为103.84%、66.90%、61.56%、59.55%和55.95%。还有28只个股今年以来的涨幅超30%。与此同时,1284只非全流通股中,广发证券、*ST中华A、*ST光华和德赛电池等个股今年以来涨幅超100%,前三只个股因停牌时间较长,重组后复牌当日没有涨停限制,所以复牌当日暴涨也不足奇。通过统计发现,全流通股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明显强于非全流通股。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震荡过程中,有些私募资金甚至在寻找已经解禁并有抛售欲望的大小非,希望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直接收购大小非所持股份,以期在震荡中获利,这也在无形中缓解了大小非的抛售压力。
5月13家公司将实现全流通
根据Wind数据以及《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0年5月份股改限售股的解禁市值为356.14亿元;首发、增发配售、定向增发等部分的解禁市值为1294.93亿元。5月份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651.07亿元,与4月份3448.86亿元的解禁市值相比,减少幅度为52.13%。其中,5月17日交通银行的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市值为710.22亿元,占到全月所有解禁股的43.12%。此外,5月份有13只个股将迎来全流通。
从解禁数量来看,77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9家公司解禁数量逾1亿股,其中交通银行、中国一重、长安汽车、鹏博士、中天城投、中孚实业、丹化科技和海螺水泥解禁数量分别为99.75亿股、10.00亿股、8.30亿股、5.94亿股、4.31亿股、3.60亿股、3.39亿股和3.11亿股,是2010年5月份限售股解禁数量最多的公司。
统计显示,2010年前4个月个股限售股解禁后实现全流通分别为22只、13只、31只和12只。交通银行以99.7亿股的解禁股,成为5月步入全流通规模股份数量最大的股票。同时,长安汽车股权分置限售股解禁实现全流通,解禁股份为8.29亿股,解禁市值约达到94.58亿元;中孚实业的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为3.6亿股,解禁市值约为44.89亿元。
也有业人士认为,对于首发机构配售解禁股,8家创业板公司和12家中小板公司的首发机构配售股,因市场估值过高,极可能遭到机构大举套现。首发机构配售股解禁的4家沪市公司中,中国一重和华泰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套现压力小,而二重重装、滨化股份的市场价格高于发行价,套现压力大。尽管5月份的总体解禁股份和解禁市值环比均有所下降,应该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但由于市场正处于调整期,部分出现业绩亏损或市盈率较高情况的个股仍可能出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