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华分析师宋宇认为,虽然5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制造业增速放缓,但随着近期的政策放松开始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实际的制造业增速未必像5月PM I数据所显示的那样疲软。工业增加值和通胀率等硬数据将是影响政策决策的更重要因素。
对于通胀率指标,市场主流判断在3.2%左右,较4月份的3.4%呈下降趋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期,5月份CPI同比增速约为3.2%,三季度物价有望在3%以下,下半年物价水平会在3%左右,物价下降可期。
“5月份CPI同比增幅继续回落到3.1%左右。主要是5月份以来尤其是下旬以来,蔬菜价格有明显的回落,猪肉价格在5月份比较平稳有小幅回落,所以整个食品价格在5月份呈继续回落态势。预计6月份CPI同比可能低于3%。”交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说。
消费、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则有企稳趋势。中投证券分析师邢微微表示,工业生产将回暖,这主要得益于基建投资加快造成整体投资下行趋缓,汽车销售回升与出口开始小幅回暖。预计5、6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在10.5%与11.3%。邢微微认为,基建投资快速回升将一定程度抵消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预计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在20%的增速;考虑汽车销售去年基数较低及重点城市住房成交量明显回升,消费将有所改善,预计5月为14.8%。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判断,国内投资需求可能已经企稳。随着政府加快现有项目的投资建设,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更加明显地反弹。由于去库存仍在继续,制造业投资可能会继续放缓。预计房地产销售环比好转,同比降幅收窄至5%左右。受保障房投资拉动,房地产投资可能也已企稳。预计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左右。
“从沿海情况看,5至6月已出现小幅回升,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维持一季度经济环比见底、二季度同比见底的观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判断。
交通银行判断,在近期政府持续出台的一些稳定增长的政策作用下,下半年经济软着陆依然可期。“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实施,基建、环保、高端技术等相关项目获批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稳中偏松,新增信贷规模有所扩大,货币供应增速适当加快。总体而言,稳增长的政策空间依然存在,预计全年G D P增速有可能保持在8.5%左右。”唐建伟表示,今年可能是经济增长动力趋缓的转折年,在关注短期增长时还应高度重视如何逐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合理调配长期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
契机
投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根据招商证券判断,5月就业指数50.5%,依然维持在临界值之上,表明尽管经济形势依然未有好转,但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定意味着政府不会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因此,取向稳增长的经济政策仍将以预调微调为主。
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大规模信贷放松和降息等预期基本上不太可能。日前,中行行长李礼辉和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都表示今年的信贷将保持均衡增长,并无大幅放松贷款的计划。并且当前,银行业资金充足,放贷空间非常大。
“投资是未来中长期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稳增长已不能依赖消费和出口。”华中炜表示“未来中长期的增长动力依旧需要靠产业结构和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整体基础设施投资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铁路、公路投资为负增长态势,未来这些项目有较大的回升空间。”
然而,多家银行业人士认为,当前上千个项目投资空间打开,为银行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