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求是:改革开放成绩不容否定倒退无出路

求是:改革开放成绩不容否定

2012-10-16 17:23:16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聚力量,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的基本取向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3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矛盾问题复杂多变的冲击和考验,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排除干扰、把准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越来越充分暴露出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受到质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面对矛盾问题、风险考验,越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与我们对时代脉搏、中国国情、人民愿望的把握密切相关,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密切相关,与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密切相关。由于我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蓝图必然是逐步清晰起来的,改革开放的措施必然是逐步完善的。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结论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改革发展,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坚持总体谋划、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利益关系调整的复杂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其中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有的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建设滞后造成的或由新情况新问题带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要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平与效率、增长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精神与物质等重大关系。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境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以体制机制创新赢得空间、获得动力,以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

  • 相关阅读
  • 国资委向央企发出预警 经济将进入3至5年寒冬

      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

    时间:10-16
  • IMF世行年会几无成果份额改革继续“难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14日在日本东京闭幕,不过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的矛盾,几乎未能达成任何正式的成果。  其中备受关注的IMF自身的份额制度改革,在最大出资国美国的不作为下被迫暂缓。对此,...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