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白酒国家标准里,对塑化剂指标并没有相关规定,但在食品国标里,则有相关规定,其中2011年6月卫生部发布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去年9月,卫生部发布《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的函》,其中指出,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
业界??
行业早知白酒含塑化剂
事实上,酒类产品含有超标塑化剂并非新鲜事。去年6月,在台湾爆发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就检出百草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雪莲酒(500ml/瓶)、雪莲金露酒(500ml/瓶)、雪莲御露酒(600ml/瓶)含有塑化剂。
据媒体报道,中国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最低0.495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约1.7倍),平均0.537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约2倍)。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分析
塑料输酒管
将塑化剂溶解到酒中?
“企业肯定不会主观上添加‘塑化剂’的,在白酒生产中,添加这种成分无必要、也无任何作用。”昨天,广东一家白酒企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白酒中含有“塑化剂”成分,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生产用具、生产设施对食品产生污染,如输送管道、包装材料等,尤其是劣质塑料输送管道可能对酒质量污染更大。二是,企业生产时添加的某些食品添加剂里本身带有“塑化剂”,因此可能残留在酒内。
有酿酒专家表示,白酒中塑化剂主要存在于白酒包装里面,“多数白酒企业采用劣质老化的塑料管导致白酒里塑化剂含量偏高,白酒企业采用不锈钢软管来降低塑化剂含量。”塑化剂领域的专家、四川大学教授雷景新宣称,白酒行业普遍用的塑料管道,是传统高分子材料加塑化剂而成,并非环保的增塑剂,这是行业弊病。因此输送白酒过程中,酒体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很容易将塑化剂溶解到酒精中。
据介绍,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
“现在我们也定期送检,其中包括检测‘塑化剂’项目,‘塑化剂’项目已成为我们公司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广东一家白酒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去年食品界爆发塑化剂事件后,该公司当时就立即检测其生产的白酒、相关原料的“塑化剂”含量情况,至今,该公司也定期送检产品,检测是否含有“塑化剂”,“根据过往的检测报告,我们的产品没有检出‘塑化剂’”。
上述人士并表示,虽然国家白酒标准里没有要求检测“塑化剂”含量要求,但我国食品国标里对“塑化剂”含量有规定,因此从食品安全出发,该公司将之纳入风险性控制指标。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田志明 周照 实习生 张艳
影响
白酒板块集体下挫
比市场“海啸”更加立竿见影的则是股市反应。受“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负面消息影响,昨日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白酒板块遭受重挫。截至收盘,白酒板块跌幅居首,其中,老白干酒跌停,沱牌舍得跌7.91%,金种子酒跌7.65%,水井坊跌7.09%,泸州老窖跌6.13%,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力特、金枫酒业跌超5%,古井贡酒、青青稞酒、贵州茅台跌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