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上广,国内还有8个城市可能将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近日,在中国汽车协会发布6月汽车产销数据时,该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目前在北京等地采取的汽车限购政策有进一步扩大范围的趋势,中汽协会反对部分地方政府采取限购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做法。
这再次引起国内舆论对于城市汽车限购的关注。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越1000辆,回归到10%以上的增长。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膨胀,汽车限购政策的实施从区域中心大城市向普通省会城市蔓延,或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用比限购政策更好的措施来调控“汽车社会”,这将日益成为一道紧迫的难题。
限购将造成大城市销量下降25%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等8个城市均存在实施限购的可能。限购一旦实施,将造成当地汽车销量25%左右的下降,直接减少汽车销量40万辆左右,约占全国汽车年销量比重的2%。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在解决问题上存在误区,反对部分地方政府采取限购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做法。他认为,汽车产业在经济运行上仍然起到积极作用,限购政策与国家扩大消费、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符,剥夺了广大百姓购买私家车的平等消费权,将严重影响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并且限购政策对于交通拥堵的治理作用非常有限,也无益于节能减排。
此前,诸多城市在发布交通管理规划时,均有在必要的时候可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提法。这使未来汽车限购政策从北上广这些区域中心大城市向普通省会蔓延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这正是中汽协再度表态反对汽车限购政策的原因。此前,中汽协也曾表示城市不应轻易实施汽车限购政策。
董扬认为,限购汽车会对当前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现在经济总体上是越过越慢,如果国民经济要保7的话,我认为限购汽车会产生直接影响,与经济发展的扩内需这些有关系。他还抱怨,人们把“道路拥堵”和“PM2.5”超标等城市问题都推给汽车,这并不公平。限购政策不仅对治理拥堵没有什么直接作用,对治理雾霾天气也没有明显的作用,仅是地方政府“懒政”思维的体现。“限购受限制最多的是汽油车,而汽油车对增加PM2.5的贡献极低,如果因PM2.5的原因而实施限购,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自主品牌将受重大冲击
中汽协还认为,限购在中国市场并未起到治理交通、改善环境的作用,但却对自主品牌的发展产生冲击。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宣布实施限购小客车政策之后,中国品牌占有率下降近一半,仅维持在10%左右,远低于全国市场32%的水平。
师建华称,以北京为例,实施限购政策前后,销售车辆的平均单价提高88%,1.6L及以下排量的轿车占有率下降17%。消费者更加趋向于买大尺寸车、大排量车、高价车、进口车。
事实上,在此前实施限购政策的北上广等城市,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汽车消费向高端化发展,使还处在市场中低端的自主品牌遭受巨大发展压力,甚至被迫将网点撤离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大型经销商集团也会顺应市场趋势,集中资源发展中高端品牌,而基本停止拓展自主品牌渠道。一旦更多的城市实施限购政策,自主品牌汽车势将遭受重大冲击。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356.67万辆,同比增长13.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上半年分月情况看,有四个月占有率低于上年同期。数据表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降幅与上年相比有所收窄,但形势依然严峻,综合竞争力虽有很大提升,但仍与外资品牌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