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客管处昨宣布“有偿电召”合法化
缓解打车难,还是疏比堵好
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29日宣布“有偿电召”合法化——南京将建立统一的出租汽车电召平台,明年4月试运行,青奥会前建成。即日起,电召方案、收费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通过“叫车软件”,加价5元、10元、20元甚至50元,乘客不用站在路边苦等就能叫来出租车。乘客不停加价,出租车司机抢单,供需双方通过事先下载的打车软件完成交易。以南京市场为例,仅“嘀嘀打车”一个软件,就有50万用户,仅次于北京、上海,超过80%的出租车司机下载使用该软件。南京宏达出租车公司驾驶员钟伟坦言,使用打车软件后,能多接15%的生意。
加价,对出租车司机来说,在正常车资外可获得额外收入。但对乘客来说,加价,很多时候是无奈之举。在南京大行宫上班的冯萍萍家住龙江,常在中山东路上打车,一等就是半小时以上,有时遇到急事,只能通过打车软件加价,“最多的一次加了40块钱,加上打车费21元,一共花了61元才到家。而且,经常被司机放鸽子,明明已经预约成功,结果车子却没来,也不知道谁负责,太乱了!”
主管部门对叫车软件的态度是,欢迎软件公司在南京市场自由竞争,但私下加价行为仍不被允许,如果有投诉,必定会严查。南京市客管处副处长吴胜华坦言,南京2003年就建立出租车电召平台,但电召成功率不到30%,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核心原因就在于,这种电召是无偿的,出租车驾驶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尤其是高峰时段,本来就不愁生意做,更没人接受预约。但另一方面,乘客打车需求很高,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有偿电召服务,效果不错,因此堵不如疏,利用价格杠杆提高电召成功率是大势所趋。
电召可以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毋庸置疑,但如何实现供需双方“双赢”,需要兼顾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各自的利益。交通运输部最近明确:充分调动驾驶员积极性,在电召服务收入分配上向驾驶员倾斜,将“探索根据交通高低峰实行差别化电召服务价格”。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价格是调节供需关系的有力杠杆,根据交通高低峰差别化收取电召费的做法,可刺激司机在高峰时段出车积极性,缓解打车难。
南京出租汽车电召平台采用96520“一号”召车,提供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和网络预约召车三种。与现有市面上的打车软件相比,通过96520电召不能随意加价,不管什么车型、什么出租车公司、什么时段,加价标准统一。此外,一旦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出现纠纷,平台具备追索机制,不管哪一方违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南京市客管处处长邹振说,目前北京即时电召每次收费5元(预约6元),成都5元(预约15元),上海4元。南京的电召收费标准将与兄弟城市保持相当水平,待征集公众意见后,按照“人工电话召车高于手机软件召车,预约召车高于即时召车”的原则,最终确定电召服务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备案后实施。
有市民担心,以后出租车都等着加价才带客,这不是变相涨价吗?对此,邹振解释,由于出租车要考虑运营效率,目前在路边扬招仍是打车主要方式。在北京、上海等实行电召很多年的城市,电召比例也只有4%-5%,绝大部分打车是严格按车资付费,不加价。对市场上众多可随意加价的打车软件,客管部门的态度是,南京统一电召平台向市场手机召车软件开放,但加入后须按统一加价标准、管理规范来执行。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