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汇报,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不减,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必须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统筹稳增长,坚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现场 不采取“强刺激” 要用商业原则改善生活
根据中国政府网报道,李克强在会上引用统计数据具体说明经济结构出现的积极变化。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刺激’的考虑。”他说,“但政府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靠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
李克强要求各部门都要“出实招”,切实拉动服务业的持续增长。他还以棚户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项目为例,说明“惠民生是促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说,老百姓有很多翘首以盼的民生期待,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善于运用商业原则,加以推进。这既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能带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有60%的人生活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他们的年收入刚刚达到5000美元,我们需要用发展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李克强说。
文/本报记者 邹春霞
金融
县域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会议确定,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
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
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六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和农村信贷损失补偿等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就业
招用失业一年人员 企业税收可优惠
会议指出,保就业是稳增长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将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并加以完善。
一是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和人员范围限制。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
二是提高征税扣除额上限。对从事个体经营或企业吸纳就业的,除国家给予定额税收扣减外,地方政府还可按规定再给予比过去更大的税收优惠。
三是增加扣减税费种类,把地方教育附加纳入减税范围。
四是简化程序,将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