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仅剩最后十几天,更具有吸引力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成为不少保险公司的银保渠道主打产品,甚至连此前对这类产品“不感冒”的部分中小险企也加入进来。
不过,有险企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恰逢近两年银保满期和退保高峰,年末渠道猛推高现金价值的策略,将增加险企的流动性风险。特别是部分投资比较激进的保险公司较多投向地方融资平台、不动产、信托计划等资产领域,若遇经济下行,这类领域的部分资产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保险公司坏账风险增大。
高现价产品融资成本高
《证券日报》记者独家获得的资料显示,年底冲刺阶段,多家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推高现金价值产品,不少险企同时主推多款高现金价值产品。而在此前保监会严控高现价产品的大环境下,很多以高现价产品为主要保费来源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不得不严控此类业务。
今年以来,各保险公司高现价产品销售规模迅速提升,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
1月,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保监发3号文),提出单个网点合作保险公司不超过3家,并要求保障型和长期类保险的保费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代理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20%。
随后保监会又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12号文),要求保险公司年度高现价产品规模应控制在资本金2倍以内,对于2013年已售高现价产品超标的,要求5年等比例缩减规模。
接着,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高现价产品不得报备报批,若规则正式落地,保险公司将无法补充更新产品,无力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尤其是利率变化。
上述险企人士认为,从高现价产品本身来讲,年末高现价产品大量销售使保险公司承受巨大的投资和风控压力。
首先是高现价产品融资成本较高,保险公司投资水平难以覆盖。银行渠道高现价产品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要求在6%-8%。相比之下,2013年全年保险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04%,是4年来的最高水平。可见,当前保险行业投资能力不足以支撑高现价产品的巨量销售。
其次是高现价产品客户投资周期短,即保险公司负债端久期较短,而资产端为满足收益需求,往往将资金投向收益高、期限长的另类资产上,导致“短钱长用”,造成期限错配。
该人士表示,为分散风险,部分保险公司在旺季营销阶段加大了代理保险业务转型发展。一方面将在综合考虑高现价产品代销业务接续性与风险控制必要性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高现价产品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加大产品转型力度,开展长期储蓄型及风险保障型产品的专项营销活动,并对营销人员开展转型培训,提升销售能力。再者,明年将重点控制一年期高现价产品销售额度,适度放开二年期高现价保险产品。
银监会严控存款“冲时点”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银监会出台的相关规定,为保险公司年末猛推高现金价值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 相关阅读
-
千年古寺内,“功德箱”鱼目混珠竟成上市公司“小金库”
原标题:千年古寺内,“功德箱”鱼目混珠竟成上市公司“小金库” 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去哪儿了吗?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实是旅游景区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润的...
-
银保跨年现“阶梯手续费”协议保费越多浮动越大
原标题:银保跨年现“阶梯手续费”协议 保费越多浮动越大 为了提高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险企跨年冲刺阶段,“阶梯手续费”协议出现在银保江湖。 部分险企与银行签订协议,当银行代理的某保险产品保费超过一定额...
-
四大上市险企前11月保费赶超去年全年明年业绩向好
原标题:四大上市险企前11月保费赶超去年全年 明年业绩向好 根据部分险企新近公布的前11月保费收入测算,四大上市险企今年前11月保费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收入。业内人士普遍预期,保险公司2015年“开门红”将录得...
-
太保安联健康险成自贸区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
原标题:太保携手安联进军健康险市场 设立专业公司进军健康保险产业,人保、平安等保险巨头先发制人抢占了高地,唯独中国太保迟迟没有动作。不过,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孙培坚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其与全球第三大...
-
险企低调布局医疗O2O看病买药理赔一条龙搞定
原标题:险企低调布局医疗O2O 看病买药理赔一条龙搞定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让人们体验了一把真正的O2O,通过线上支付的优惠带动了线下实体店的疯狂热销。在健康保险领域,一波O2O模式也正在袭来:保险公司或自己开发...
-
今年6家险企航运中心获批市场呼唤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原标题:今年6家险企航运中心获批 市场呼唤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随着太平财险获准在上海试点设立“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航运保险运营中心”,截至目前为止,今年已有6家保险公司筹备航运中心的申请获得批准,加上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