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A股量价齐升冲击3300点 央行“礼包”催涨股市?

2015-10-13 17:42:10

来源:腾讯财经

   本报记者李洁雪深圳报道

 
  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徘徊与拉锯之后,A股终于迎来久违的量价齐升。
 
  10月12日,上证综指高开高走,一举突破9月9日盘整高点,盘中最高达3318.71点。截至收盘,沪指涨3.28%报收3287.66点;创业板指大涨4.52%收于2316.78点。
 
  成交量方面,当日沪深两市共成交92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5957亿元暴涨了逾55%。
 
  事实上,10月开市以来,A股便有不错表现,此前两个交易日沪指分别上涨2.97%和1.27%。但12日市场反弹劲头之强势、成交量骤升之猛烈,较之前有明显差别。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或多受周末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消息的提振。
 
  突如其来的大幅反弹,是否意味A股行情将被再度引爆?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多方机构人士交流的情况来看,持谨慎态度者仍是主流。机构普遍认为,央行的政策只不过在短期内给本在反弹期的A股添了一把火,但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央行“礼包”催涨股市?
 
  央行将在9省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消息在周末一经公布,便瞬间引爆了市场的多头热情,少数看多派更是将此解读为“7万亿放水”、“中国式QE”。
 
  不过,很快市场声音便从过度兴奋转为理性争辩。
 
  民生证券固收部负责人李奇霖就表示,所谓的“七万亿”和“中国式量化宽松”是不存在的。其认为,存贷比取消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大被部分机构解读为7万亿放水和中国式量化宽松,这一判断缺乏逻辑上的严谨性,与事实也有不相符之处。
 
  同样,圈内的多位机构人士亦表达了类似观点。然而,在各方对“中国式QE”的争辩之下,A股却爆发出一个多月以来罕见的放量反弹,更一举突破3300点的压力点位。
 
  对此,华东一位公募投资总监林炎(化名)谈到,“周末央行消息一出来,少数人就对此进行了过于夸张的解读,并引发了广泛传播。事实上,但凡冷静下来都能想明白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个消息对今天市场的反弹确实起到了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只是短期效果。”
 
  与林炎观点相似,多位买方人士向记者表示,央行“放水”确实刺激了市场的大幅反弹,但并非主导股市进一步反弹的关键因素。
 
  深圳一家私募总经理刘思(化名)表示,“自前期市场创下2850的低位以来,市场便展开了一轮缓慢而纠结的反弹过程。事实上,在央行周末的消息还未出来之前,前两天市场就已经有不错的表现,因为市场本就处在一个反弹区间。在此背景下,央行‘放水’的消息才对股市起到了刺激作用,这一作用只能是短暂性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将此次央行“放水”措施看成是“中国式QE”的说法遭到了多方的驳斥,但大家皆认为央行维系资金面宽松的意图十分明确。
 
  反弹仍存空间操作还需谨慎
 
  抛开央行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作用,10月12日突然爆发的放量又是何方力量在推动?在机构眼中,目前的市场究竟处于何态?
 
  “今天突然涨到9000多亿的成交量,最大的动力源还是机构,个人的力量很小。”刘思分析称,“一是之前成立的许多公募基金,已经到了最迟建仓期限,必须进行建仓;二是配资清理完以后,个人资金不再是主要力量,机构资金是近期活跃的主流;另外可以观察到部分机构资金近期在蓝筹方面有一些动作,个人资金显然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而据记者了解,除了原场内资金,近期确有部分保险机构正在进行试探性建仓。
 
  华北一家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王明(化名)向记者透露,“虽然前段时间股市低迷,但仍有大单险资申购。10月8日我们收到了一家保险机构的2亿元申购单,今天(12日)又收到了一笔亿元申购,申购的都是股票型基金。虽然现在大家认可市场处于相对低位,但不可能全部准确建在最低点,所以大资金选择试探性建仓。”
 
  不过,对于部分大型机构的试探性建仓,刘思认为应理性看待。其谈到,“市场各有各的观点,肯定会有人选择在这种时候建仓。但对于一些保险机构而言,试探性建仓的仓位可能仅是5%左右,有一个很大的容错空间,即使这部分仓位全部亏掉对它的资金池可能都没有影响,所以不能以试探性建仓来表示对行情很看好。在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选择个别标的进行试探性建仓是合适的,但并不代表到了大规模建仓的时候。”
 
  事实上,对于当前的市场,多位机构人士认为短期仍存一定反弹空间,但并不可将12日的暴力反弹认为是股市反转的标志。
 
  前述公募投资总监林炎就谈到,“虽然反弹趋势还没有结束,但从今天(12日)的放量来看,说明抛盘还是很大。大家都刚刚经历了市场的下跌,高风险偏好投资者都受伤惨重,再加上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偏高,不可能刚一轮泡沫破灭就能马上吹起一轮新泡沫,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觉得不能因为一波反弹就觉得市场完成了扭转。”
 
  从当天的各板块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确实与林炎所言相近。虽12日两市创下9000多亿成交额,但净流入各板块的资金量却并不多。据Wind数据统计,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资金净流入量为240亿元。其中资金净流入前三位分别是非银金融、计算机和化工,资金净流入27.43亿、26.56亿以及22.99亿。
 
  前述私募总经理刘思谈到,“现在资金仍然是属于快进快出的,对股市而言,资金动能和政策动能仍不充足。我们是在2900点位置抄底进来的,目前仓位在5成以上,准备大盘再涨一些点位就进行减仓,先出来观望再做调整。”
 
  谨慎情绪之下,当天市场一些蹊跷的现象也引发了各家机构的注意。
 
  盘面显示,当日包括江山股份、陆家嘴、中直股份、鼎汉技术、奥特迅、通化东宝、海南橡胶、亚盛集团等多只股票均出现机械式抛单。
 
  有市场传言称与某基金突遭集体赎回而被迫砸盘有关,不过亦有其它诸如“外资通过沪股通砸盘”、“国家队有意亮牌平抑过渡上涨”等诸多猜测。
 
  “这个现象看起来确实不太正常,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都说不准,不过也没必要过度解读,毕竟涨多了挂单卖也很正常。”沪上一位投资总监谈到。

  • 相关阅读
  • 20年来最严重厄尔尼诺来袭 大宗商品低位反弹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影响蔓延至亚洲及其他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正在开始抬高农业大宗商品价格。   近几周内,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政府气象部门纷纷警告称,此次厄尔尼诺可能是近二十...

    时间:10-13
  • 中国完成史上最大军火出口交易 价值约50亿美元

      巴基斯坦国防生产部长侯赛因日前表示,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8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协议已经敲定。分析指,这不但能改变巴基斯坦的海上力量,而且对于中国军火的出口来说,也具有标杆意义。   据凤凰卫视10月13日消息...

    时间:10-13
  • 媒体:漩涡中的李嘉诚第三次斥巨资内地办学

      时代周报记者梁维维发自广州   7月10日清晨5时多,一辆宝马7系防弹轿车从香港经深圳罗湖口岸进入内地,而后走上广深高速。这辆车的目的地是广州。车上坐着一位87岁的老人—李嘉诚—这个世界最富有、...

    时间:10-13
  • 联合国发布报告呼吁:全面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经济日报日内瓦讯(记者陈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近日发布《2015年贸易和发展报告》称,当前一方面国际金融体系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必要的“灭火工具”,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却过度金融化,因...

    时间:10-13
  • 广西扶贫黑幕:3000名“贫困户”中2400人有车

      ——广西马山县,何以劫贫济富?   解说:   3119人的扶贫对象中竟有3048人超过贫困线,仅有61人符合标准。   2015年10月8日新闻:   审计还发现,广西马山县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利,而且存在...

    时间:10-13
  • 中再IPO拟募资近20亿美元 26日港交所挂牌圆梦

      罗琦杨芮   中国再保险集团(下称“中再集团”)筑梦上市8年,即将圆梦,公司已经从10月12日开始路演,而10月13日正式在香港公开招股,将于10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

    时间:10-13
  • 大涨日14只股遭遇程式化抛单 幕后推手成谜

      10月12日,在A股大涨阳光普照的氛围中,夹杂着一个奇观的现象——多只个股午后或尾盘遭遇大单程式化抛盘,引发股价大幅调整。对于背后的推手,坊间众说纷纭,国家队、沪港通、某基金、伞形信托等均被...

    时间:10-13
  • 国际反避税规则重大变局 中企避税港注册或事与愿违

      一场政府和跨国企业无硝烟的税收“战争”将迎来重大变局。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们10月8日在秘鲁首都利马的会议上终于给旨在打击跨国企业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计划开...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