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3日电 (高志苗 姜煜)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13日闭幕,科技企业出海成大会热议话题。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全球企业公民”为核心特征的时代,不仅商业模式全面升级,而且在人工智能(AI)技术和本地化战略等方面寻找新机遇。
蚂蚁国际Antom总经理刘正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或服务出口,而是升级为“技术共建、标准输出、生态合作”的复合模式。企业将在中国验证的技术能力、商业模式,与出海所在地市场需求和合规要求深度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化运营。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欣也观察到,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产品输出”转向“解决方案输出”,从“孤军奋战”变为“生态组团出海”,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生根”。
他解释,以往中国科技企业出海,主要是为了快速获取用户,提供工具型应用程序,或者直接出售硬件产品。当前,中国出海的科技企业往往提供在中国验证过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
“早期的出海企业往往要‘孤军奋战’,缺乏产业链企业的配合。而当前的中国企业往往在领军企业的带领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组团出海’,形成‘舰队模式’,大大降低出海风险,提升生存能力。”陈欣说。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则将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0时代依赖低成本制造与出口规模;2.0时代以海外并购驱动能力补全;3.0时代则强调以“全球企业公民身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从纯出口交易变为树立全球观念,从出口终端产品转向输出IP、专长与能力,采用合资、少数股权投资等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并建设国际化管理团队等。
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技术升级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支撑。倪以理表示,AI正在赋能所有关键科技趋势,从智能体执行复杂任务,到推动专用半导体创新,再到加速生物工程研发和提升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其催化作用覆盖能源、制造、科研等多个领域。
蚂蚁国际Antom等已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实践中融入AI技术。刘正介绍,Antom引入了蚂蚁国际自研AI外汇时序预测模型,协助企业防范外汇波动风险,并通过AI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提高支付成功率以及强化风控能力,在优化用户支付体验的同时保障交易安全,支持出海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