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上海,让青年“预”见未来

2025-09-14 20:38:22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烟火巷弄间,一群“90后”敲下行行代码,用AI技术让千万家工厂变“聪明”;工业园区中,人形机器人学会走路说话、写字作诗,如新生儿般快速成长;购物中心里,观众戴上VR眼镜,刹那间“穿越”古埃及金字塔……这一幅幅未来图景,正由上海的青年创业者共同绘就。

  近日,由中央统战部主办的“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近年来,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下称“50人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以论坛为载体,上海链接多元产业、金融资本、优质服务与全球市场,支持更多青年站上创业创新的舞台。

  应对“新”变化

  在第五届“50人论坛”筹备阶段,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黑湖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周宇翔曾表示,当下制造业的生产现场如一方“黑湖”,大量的数据沉淀在里面,“等待我们将其打捞出来,发挥价值”。

黑湖科技工作人员走访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抱着同样的愿景,周宇翔与另外两位“80后”于2016年创立了黑湖科技。他们拉起一支年轻的团队,下到产线当工人,摸清每一处生产细节,将其转成数据,写进系统。借助AI技术,“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单”等平台工具能够快速部署、灵活配置,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还能帮助大企业实现多工厂协同作业,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随着网购平台、电商直播出现,消费者与生产端的距离越来越近,产品个性化需求也会增多。为应对这一趋势,传统制造业需及时做出改变。”黑湖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想表示。

  目前,黑湖科技已覆盖食品饮料、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家用电器等行业,服务4000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并助力32000余家中小微工厂迈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

  抢滩“新”技术

  今年7月,周宇翔获评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与他一同入选的还有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是一位“90后”。

智元机器人“远征A2”演示写毛笔字。任德辉 摄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之后一年多时间里,彭志辉带领团队从0到1研发出国内首款全栈自研人形机器人原型机“远征A1”,并于2025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

  走进智元机器人展厅,一款“远征A2”机器人正担任解说。它步伐平稳、语句流畅,无需遥控便能在不同展区间自行移动讲解。目前“远征A2”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文娱表演、展馆解说等场景,所有机体累计使用时间已超过10万小时。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与技术正同步‘成长’,特别需要思维活跃、乐于创新的年轻人加入行业。”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表示,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人才集中,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上海市组建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科创服务团和专业服务团,发布青年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广泛链接行业资源,解决青年创业实际困难。第六届“50人论坛”期间,来自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赛道的青年创业者亮相“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吸引超百家投资机构与创业项目对接。

  汇聚“新”动能

  上海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正吸引青年纷至沓来。创立“博新全宇宙”品牌的“80后”唐祎程便是其中一员。

“博新全宇宙”工作人员为游客佩戴VR设备。任德辉 摄

  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博新全宇宙”场地内,游客们头戴VR眼镜漫步在场地中,不时发出惊叹。在他们“面前”,可能是一具烛火映照下的古埃及木乃伊、可能是一阵中世纪城堡上掠过的箭雨、可能是一头侏罗纪鱼龙从头顶游过……

  “VR项目推陈出新,需要数字建模、游戏设计、AI技术等多领域人才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唐祎程表示,这些领域无一例外以青年人才为主。

  青年的光芒,正汇为黄浦江上的粼粼波光。据不完全统计,自“50人论坛”举办以来,前五届论坛参与者中已有37家企业跻身“专精特新”、8家企业登陆科创板,众多企业新苗破土而出。论坛催生的7个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均设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人才密集区域,通过成立青创联组织、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球青年来沪创业、融入上海的“第一站”。(任德辉)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资中血橙香飘北京农博会 “从枝头到舌尖”添振兴动能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题:资中血橙香飘北京农博会 “从枝头到舌尖”添振兴动能  作者 刘虎 张素  “吃起来确实有股特别的香味。”2025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烹饪大师金爵奖获得者杜广贝在品...

    时间:09-14
  •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开幕

      中新网陕西榆林9月14日电 (阿琳娜 葛丹)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13日在榆林开幕。  本次大会精心策划了6大展区、15场专题活动,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和900多家企...

    时间:09-14
  • (八闽千姿)产学研融合发展 宁德水产种业“芯”突破

      中新社福建宁德9月14日电 题:产学研融合发展 宁德水产种业“芯”突破  中新社记者 吕巧琴 叶茂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该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约80%,全产...

    时间:09-14
  • 刘文清:人工智能助力环境监测从“感知”到“认知”,碳计量仍是关键瓶颈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赵方园)“当前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仍处于‘小场景’应用阶段,要走向更大范围,关键在于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在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间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时间:09-14
  • 专家:建设零碳园区可遵循“三一”原则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赵方园)“园区是绿色低碳最好的应用场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天津泰达低碳经济...

    时间:09-14
  • (乡村行·看振兴)畲乡景宁:“海拔经济”照亮山区共富路

      中新网丽水9月14日电(傅飞扬 廖王晶 徐丽雅)连日来,海拔近1000米的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笼罩于薄雾之中,村民们穿梭田间,采摘沾满晨露的高山冷水茭白——每天清晨6时,鲜嫩的茭白便被运往“景宁600”农产...

    时间:09-14
  • 中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4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中国2025年夏粮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

    时间:09-14
  • 2025年服贸会达成超900项成果 国际参与广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14日在北京落幕。本届服贸会会期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国际参与广,爱尔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5个国家和国...

    时间:09-14
  • 黑科技竞秀 浙江数字贸易渐成创新“超级磁场”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奚金燕)江南杭州,即将进入“数贸会时间”。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简称“数贸会”)将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办。经过前三届数贸会浸润,眼下,这里已俨然一片“未来科技竞技场”。巡扫机器人...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