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刘文清:人工智能助力环境监测从“感知”到“认知”,碳计量仍是关键瓶颈

2025-09-14 19:35: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赵方园)“当前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仍处于‘小场景’应用阶段,要走向更大范围,关键在于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在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间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文清在接受中新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刘文清将人工智能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他认为,当前环境监测领域仍处于“感知智能”的初级阶段。

  “大气环境成分复杂,包括污染气体、温室气体、气溶胶等,仅依靠地面监测站点的数据远远不够。”刘文清举例说,“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即使布设多个监测点位,也只能获得'离散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刘文清指出,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能够“弥合数据空白”。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数据、地面监测数据以及地形地貌、污染排放和气象特征等多源信息,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每小时一幅图”,动态展示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这种能力标志着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突破。

  刘文清用医学影像技术作了生动比喻,“几十年前,拍X光片就是很先进的技术了。现在医院普遍使用CT甚至核磁共振,能够分层、立体地观察病灶。环境监测同样需要这样的技术升级——通过更多维度、更高精度的数据,我们不仅能看到表象,更能解析污染成因。”

  在谈到碳监测时,刘文清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

  “碳计量是通过量化方法测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体系。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在110亿吨左右,到2060年要降至10亿吨,这意味着90%的排放需要依靠技术手段消解。”刘文清表示。

  目前主要依靠“账面计算”方式——通过消耗的煤、电量来推算碳排放量,这种方法难以满足精准计量需求。“煤的品质不同,排放量差别很大。同时,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刘文清强调,必须发展“现场计量”技术,在工厂排放口直接监测,才能获得准确数据。但现实挑战是,很多化工园区70%的排放是无组织排放,以缓慢泄漏形式发生,难以准确测算。

  监测精度是另一大挑战。刘文清指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20ppm,年变化仅1-2ppm。如果仪器分辨率达不到0.1ppm,就无法捕捉到这些微小变化。缺乏精准监测能力,就无法实现可追溯、可验证的碳管理。”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深入应用,刘文清提出两大关键举措:一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二是推动监测技术持续升级。“如果气象、海洋、国土等卫星数据不能开放共享,人工智能就只能停留在‘小场景’。”他同时表示,监测技术也需不断迭代,例如在生态保护区采用更高性能的红外相机,甚至探索基于无线电波感知的新方法。

  “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刘文清总结道,“随着碳计量精度提升、数据进一步开放和技术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专家:建设零碳园区可遵循“三一”原则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赵方园)“园区是绿色低碳最好的应用场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天津泰达低碳经济...

    时间:09-14
  • 仅有一工人选择留美 韩国现代汽车称美方检查将使工厂延迟投产

      中新网9月14日电(记者 宫宏宇)在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上周突袭检查韩国现代汽车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合资电池工厂后,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穆尼奥斯12日表示,该工厂将面临至少两到三个月的投产延迟。  他解释称,“工厂...

    时间:09-14
  • 跨过万亿门槛 “新中式”服务走向世界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张乃月)初秋的北京,阳光穿越钢铁高炉洒入首钢园,光影之间,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体验正在展开。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人潮涌动,VR眼镜试戴区排起长队,文创展台人气火爆。外...

    时间:09-14
  • 事关食品安全检查队伍 市场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检查员专业化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

    时间:09-14
  • 中国服务贸易提速,“看不见”的出海通道通往全球

      中国正在加速搭建一条新的出海通道。  它不是传统观念里由钢筋水泥造就的道路,而是由数据流、知识流和服务流交织而成,通往全球,也连接着未来。  在北京,一座曾经的炼铁高炉,经改造与设计,变为现代化的国际会展中心...

    时间:09-14
  • 2025年服贸会今日闭幕 三个关键词看精彩亮点

      今天是服贸会展期的最后一天,现场情况如何?有哪些重要日程安排?另外今年服贸会有哪些新亮点和新变化?  今天是服贸会的最后一天,但现场人气依然不减。截至9月14日中午12时,今年服贸会已累计入场超25万人。  今天的...

    时间:09-14
  •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落地见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了什么?一是直...

    时间:09-14
  • 杨伟民:“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 刘文文)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14日在北京表示,据测算,“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或达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些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

    时间:09-14
  •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从江苏出海交付

      中新社南京9月14日电 (孙岩 朱晓颖)在南通海事局保障下,14日,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轮从江苏南通沿海出港交付,将赴海外投入运营。9月14日,NGUYA FLNG轮从...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