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跨过万亿门槛 “新中式”服务走向世界

2025-09-14 17:2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张乃月)初秋的北京,阳光穿越钢铁高炉洒入首钢园,光影之间,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体验正在展开。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人潮涌动,VR眼镜试戴区排起长队,文创展台人气火爆。外骨骼设备吸引不少观众,机器人几乎出现在每个展馆。园区街道上,还能遇见运送货物的机器狗,引来路人围观拍照。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图为观众参观机器狗群舞表演。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服贸会开幕首日,就吸引了超1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些场景,拼接起一幅中国服务贸易的生动画面。

  在抽象的数据里,这场“生活方式的展演”正迈过一个关键门槛——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服务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正向世界提供一种更具文化识别度、技术穿透力和产业联动性的“新中式”服务。

  其中,文化出海是最具辨识度的一环。

  在服贸会的文创展区,潮玩展台聚集大量人气,国内知名游戏厂商告诉三里河,其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出海,覆盖数以亿计的海外用户圈层。《黑神话:悟空》等国产3A大作获得海外关注,中国短剧出海平台去年总收入达65.2亿元人民币,在好莱坞陷入减产裁员泥潭之际,为不少海外从业者提供了新的生机。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专家邢厚媛向三里河表示,“新三样”的成功出海,既得益于与时俱进的新颖形式,也离不开文化的吸引力和政策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如果说文化产品提供了识别度,那么AI、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则提供了“可复制性”。

  在“金融服务”展馆,观众可以与机器人交谈了解银行业务,还可以在AI数字客户经理的引导下获取金融信息。

  人工智能、云计算不仅是服务贸易本身的内容,也通过“人工智能+”模式深度赋能其他服务领域。

  邢厚媛指出,人工智能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服务手段,在推动服务出口上颇具潜力。

  与此同时,传统服务贸易也焕发新活力。

  今年前7个月,中国旅行服务出口增长62.9%。高铁、移动支付、赛博城市等更多新内容正加入外国游客的体验清单。裸眼3D呈现的非遗技艺、数字沉浸式城市漫游、基于AI推荐的定制化路线,正在改写“到中国旅游”的定义。

  这种变化,也带动了旅游平台、跨境支付、数据服务等相关环节的同步成长。

  更深层的转变,则在于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服贸会期间,北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旨在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等,并推动成果落地。这不仅是政策上的开放,也是规则上的接轨。

  而中国企业也在将职业教育经验、标准体系等“软服务”带向海外。中企的特色职业教育项目已在坦桑尼亚、柬埔寨等国家落地,为当地提供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标准评估的完整方案,背后是中国服务从“承接型”走向“输出型”的路径演进。

  世贸组织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约为货物出口增速的两倍,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如今,在这条赛道上,中国正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密集的“新中式”服务。

  中国服务贸易跨过万亿门槛,是一个节点,更是一次起跑。从文化输出、数字服务,到规则试点、制度共建,都预示着中国不再只是商品的制造者,也正成为经验与内容的提供者。

  服务从来不止于“交易”。

  它连接的是知识与信任,推动的是规则与秩序,改变的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而“新中式”服务,正在写下一种新的发展可能。(完)

  • 相关阅读
  • 事关食品安全检查队伍 市场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检查员专业化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

    时间:09-14
  • 中国服务贸易提速,“看不见”的出海通道通往全球

      中国正在加速搭建一条新的出海通道。  它不是传统观念里由钢筋水泥造就的道路,而是由数据流、知识流和服务流交织而成,通往全球,也连接着未来。  在北京,一座曾经的炼铁高炉,经改造与设计,变为现代化的国际会展中心...

    时间:09-14
  • 2025年服贸会今日闭幕 三个关键词看精彩亮点

      今天是服贸会展期的最后一天,现场情况如何?有哪些重要日程安排?另外今年服贸会有哪些新亮点和新变化?  今天是服贸会的最后一天,但现场人气依然不减。截至9月14日中午12时,今年服贸会已累计入场超25万人。  今天的...

    时间:09-14
  •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落地见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了什么?一是直...

    时间:09-14
  • 杨伟民:“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 刘文文)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14日在北京表示,据测算,“十五五”时期,中国总需求增量或达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些总需求增量将更多从扩大居民消费中产生。 ...

    时间:09-14
  •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从江苏出海交付

      中新社南京9月14日电 (孙岩 朱晓颖)在南通海事局保障下,14日,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轮从江苏南通沿海出港交付,将赴海外投入运营。9月14日,NGUYA FLNG轮从...

    时间:09-14
  • 聚焦智慧城市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重塑未来城市空间形态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吴约)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全球变化下的智慧城市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13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围绕智慧城市与太空探索深度融合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

    时间:09-14
  •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举行

      中新网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唐娟 徐珊珊)12日至14日,主题为“新动力·新能源·新常州”的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简称“能博会”)在江苏常州举行。开幕式上,3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超337亿元,涵盖人才、科创、产...

    时间:09-14
  • 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刷新进度条 “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目前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