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在江苏盐城,一场绿色革命从“零”开启

2025-09-16 17: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11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新闻通气会正式宣布2025全球滨海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5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

  在黄海之滨的盐城,一场以“零碳”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悄然改变这座城市的产业基因与发展轨迹。

  作为全国首批、江苏首个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并不仅仅满足于“追风逐日”,而是以射阳港、大丰港、滨海港三大零碳产业园为先导,在全国率先探索“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管理智慧化、设施低碳化、认证国际化”的“五化”协同路径,奋力书写着从“零”起步的绿色答卷。

国际合作绿色产业园。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绿色动能澎湃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3公里外,一座13.76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正源源不断生产着绿电。

  “绿电从这里出发,一直传输到110千伏锦城变电站,此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专线流向零碳园区,直接供应企业使用,多余的绿电通过另一路上大电网。当新能源发电不足时,大电网还可为园区用电兜底。”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负责人介绍,去年底,大丰区通过对国网变电站的改造,为园区腾出一条专线,在不改变国网供电架构的基础上,保证绿电从生产到消纳的路径完全独立,实现物理可溯源。

  盐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新能源优势,今年1至7月,盐城新能源发电量2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占全社会用电量70.2%。丰富的绿电资源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零碳园区的核心逻辑就是绿电高比例就地消纳。”国网盐城供电公司相关人士解释,为此,盐城深入推进“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工程,创新性地在园区内改造国网变电站,打造绿电直供的“高速公路”,并配套建设储能电站,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绿电利用率。目前,盐城全市已建成投运12个共享储能电站,并网容量达206万千瓦,规模和投资额居全省首位。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射阳、大丰、滨海的三大零碳产业园已全部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不竭的绿色电力。

  从规划建设伊始,盐城市就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园区“毛细血管”。夜幕降临,射阳港零碳产业园道路两侧的智慧路灯缓缓亮起。这些路灯不仅采用节能LED光源,还集成光伏发电、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等功能,成为园区低碳基础设施的缩影。

  “我们正推动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复合型园区转变。”射阳港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低碳基础设施不仅降低园区碳排放,也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

  当下,各零碳园区随处可见如屋顶分布式光伏、试验型风机、发电步道、充电桩等低碳设施,绿意铺陈在园区的每个角落。这里不仅是新能源技术的试验场,更是未来绿色工业和生态文明的缩影,一个新型零碳生态圈在盐城成为现实。

光伏发电。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升级提速

  在盐城,零碳园区建设不是简单的绿电替代,而是全产业链的绿色变革。

  “建设零碳产业园,盐城有方案、有规划、有远见。”盐城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分别立足“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绿电+氢能”“绿电+冷能”,构建差异发展、互动并进的良好格局。

  绿电物理可溯源,让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脱颖而出。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进钢铁、造纸、化工转型升级发展。

  挖掘“绿电+冷能”的资源禀赋,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建设国内首座LNG冷能交换中心,打造一流LNG冷能零碳利用创新研发基地和国家级LNG冷能应用示范园区;积极培育液空储能、冷能空分、冷能发电、冻干食品、冰雪休闲等产业,推进“东数海算”“东数绿算”海洋算力中心建设。

  与此同时,为科学精准地实现碳盘查和碳管理,盐城零碳产业园积极探索智慧化管理模式,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

  在射阳港零碳产业园的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上,相关企业以及园区仓储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一目了然。从某企业的碳盘查界面可以看到该企业通过屋顶光伏发电使用的绿电占比达20.72%,通过国网购买绿电占比79.28%,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590棵。

  这样的智慧化管理恰如“最强大脑”,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未来,盐城市还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碳排放实时预测和调度,进一步打造吸引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风电产业。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标准”引领未来

  认证国际化是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盐城积极与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合作,共同构建可借鉴、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主动对接国内外双碳领域知名管理机构,推动绿电溯源认证、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已吸引BSI(英标协会)、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18家碳服务国际机构入驻,可满足园区企业零碳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以园区一企业为例,自落户后,不仅享受到丰富的绿电资源,还通过国际认证提升产品的国际认可度,成功打开欧洲和北美市场。

  当前新国际贸易格局下,国外主导的碳足迹认证正逐渐由自愿认证转向强制性认证。“企业通过园区平台自主申报,即可获得国际认可的‘绿色身份证’,实现高效‘出海’。”大丰港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这张“身份证”,让盐城制造的绿色属性获得世界背书。

  从黄海之滨的“风光无限”到零碳园区的“从零起步”,盐城正以“五化”协同推进低碳经济走向更广阔未来。在这片热土上,绿色不仅是发展的底色,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盐城,这座“海上风电第一城”,正凭借零碳园区的创新实践,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写下生动的绿色注脚。(刘君健)

  • 相关阅读
  • 中国AI应用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消费”新赛道开启

      中新社长沙9月16日电 (记者 唐小晴)在中国,由AI带来的各种应用场景正持续改变民众生产生活。中新社记者在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上了解到,AI已渗透到医疗、心理健康、工业、文化、体育、营商环境等领域,催生出“人工智...

    时间:09-16
  • (活力中国调研行)探访长江沿线最大外贸港口:前8个月51.3万辆汽车在此“出海”

      中新网苏州9月16日电(记者 邓敏 谷华)“2024年,太仓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800万标箱,为江苏乃至长江沿线城市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重要支撑。”16日,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方健介绍太仓...

    时间:09-16
  • 沈阳:服贸会上创新场景 推动文体旅商农有机融合

      中新网沈阳9月15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15日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获悉,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在为期五天的大会上,沈阳文旅开展“一路向北,沈阳最美”主题推介活动。...

    时间:09-15
  • 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

    时间:09-15
  • (活力中国调研行)“内外联动”“小单快反” 江苏优品行全球

      中新网无锡9月15日电 (刘洋 徐珊珊)9月15日,在无锡举行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江苏站情况介绍会上,江苏省推进外贸发展的多项成效与举措被披露。当前,江苏深入实施“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今年1-7月...

    时间:09-15
  • 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发布 创新质量继续提升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李金磊)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5年推出了“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时间:09-15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李金磊)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态势向好向优。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提升5.79亿元。其中,有15家企业营...

    时间:09-15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增至267家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增至267家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这份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入围门槛较上年提高5.79...

    时间:09-15
  • 中国物价现“转折点”?国家统计局回应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8月份,中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去年3月以来新高,这是否意味着物价出现“转折点”?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对此回应说,近期推动CPI合理回...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