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打通关键节点 中国粮食运输迈入“高效联运”时代

2025-10-16 13:3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10月16日电 题:打通关键节点 中国粮食运输迈入“高效联运”时代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一场秋台风过后,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异常忙碌。散粮大船排队停靠,卸船机、门机、装船机、输送皮带机等轮番上场,将运抵广州的粮食,迅速存入仓库中,等待下一步调运。

  这里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中转枢纽,也是“北粮南运”的关键节点之一,每年有千万吨粮食在这里中转、储运。大多数时候,广州并非终点,运抵这里的粮食部分通过珠江黄金水道逆流而上至内河码头;部分通过“散改集”转铁路挺进西南;还有一部分则直接通过公路完成终端配送。

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全景。(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分公司供图)

  复杂的物流运输源自于中国粮食长期以来的“产销分离”格局: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等主产区,而消费市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主要城市群等。长达3500公里的“北粮南运”中,多次中转、反复装卸让损耗质变、拥堵低效等成为挑战。

  破题关键在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多式联运体系。尤其在“双碳”目标下,铁路和水运的长途低碳优势凸显。如果能减少粮食在途中的反复“折腾”,不仅能降低粮食损耗,还能降低物流成本。能高效实现“水水”“水路”“水铁”联运的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成为全国粮食物流“地图”上的关键节点。如何大幅提升节点效率,成为畅通粮食流通的重要着力点。

  在码头,船舶滞港时间越短、装卸能力越强,粮食流通效率就越高。“一艘7万吨的大船,只需2名司机坐在远控中心,一天时间就可以全自动化地完成卸船作业”,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分公司总经理和海宁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早在建港之初,该码头就由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科工进行系统性建设布局,推动形成“水、公、铁”多式融合的物流格局。

  中粮科工仓储物流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李坤由介绍,码头设有两个“巨无霸”泊位,能停靠全球最大粮食运输船舶。港口应用高效率卸船机、门机等设备,采用其自主开发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系统,效率提升20%,每小时接卸能力高达8000吨,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33吨粮食“登陆”。船舶平均滞港时间也缩短至1.5天。

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粮食装驳作业现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分公司供图)

  在进出仓环节,国产2000吨/小时的高效物流设备首次大规模应用,日进出仓能力均达到10万吨。在仓储管理环节,中粮科工创新运用了四锥斗浅圆仓、梅花星仓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还应用了“回抛式卸料机”“自清式斗提机”等自研设备,解决了传统设备堵料、串料等问题。

  遍布各地的粮仓是“北粮南运”等跨区流通的另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粮食仓储目前仍以老式平房仓为主,但现代粮运体系已迈向“万吨起步”时代,平房仓进不了大型设备,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瓶颈”。

  中粮科工河南装备公司总工程师任守华表示,解决方案是开发一种更为灵活好用的设备。该公司研发了国内首个大产能、长距离、高效密闭循环输送的管链式输送机。它能依循各类仓型的结构蜿蜒而行,快速高效地将粮食输送至指定位置,实现多场景多仓型应用,盘活众多老式仓型。

  在广州市黄埔区区属国有粮库,记者看到了管链式输送机的应用。在这个楼房仓内,管链机布置于每一层的天花板处,既可用于本层进粮,也可用于上一层出粮。任守华说,过去,传统楼房仓作业,需依赖人工配合移动皮带机,如今,只需一键操作,出仓效率便可跃升至300吨,而且粮食出仓后即可无缝对接下一程运输,真正实现了高效、清洁、连贯的粮食物流闭环。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从田间收储到港口转运,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随着越来越多关键节点的打通,中国粮食的运输周转正迈入更加顺畅、高效的新时代。(完)

  • 相关阅读
  • 夏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 累计收购小麦近1.08亿吨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6日发布,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累计收购最低收...

    时间:10-16
  • 四川:“演艺经济”持续释放活力 大型演出已带动约百亿元综合消费

      中新网成都10月16日电 (唐倩 肖茹月)10月16日,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消息,四川已实现“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的综合效应,持续巩固中西部最大“票仓”地位。新闻发布...

    时间:10-16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合肥10月16日电 (付敏)笔者近日跟随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集中采访活动在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合肥)有限公司试验室看到,各种碰撞试验用的假人整齐摆放;一块块电池包正在历经连续振动测试。  该公司碰...

    时间:10-16
  • 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开幕

      中新网重庆10月16日电 (梁钦卿)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16日在当地开幕。本届大会以“新食力·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未来食品发展新趋势,谋划产业生态优化新路径。  集中签约仪式上,食品...

    时间:10-16
  • 政府关门,130万美国大兵断饷了

      始于10月1日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眼下尚无结束迹象。  民主、共和两党仍然没有妥协的苗头,参议院围绕相关议案的投票陷入僵局,众议院甚至直接“摆烂”,一直处于休会状态。  两党如同斗鸡般的气势之争打得火热,...

    时间:10-16
  • 中央财经大学李国平:新旧动能转换催生三大核心机遇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罗琨)近期,《人民日报》发布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的文章指出,中国从不缺乏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教...

    时间:10-16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冷态性能试验今天(16日)圆满完成,为后续的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位于海南昌江,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

    时间:10-16
  • 前三季度中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降20.8%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6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前三季度,中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442起,同比下降20.8%。  当天,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

    时间:10-16
  • 全球单机规模最大光热发电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建

      中新社西宁10月16日电 (记者 孙睿)10月16日,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全球单机规模最大、镜场反射面积最大、储能规模最大、年设计发电量最高的塔式光...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