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科创板首份三季报出炉 半导体全产业链多点开花

2025-10-17 16:05: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16日,科创板首份2025年三季报正式出炉。作为国产高端处理器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光信息(688041.SH)交出营收、净利双双创历史新高的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归母净利润达7.6亿元,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经济参考报》记者观察到,科创板半导体产业链近期密集披露的经营数据均呈现高景气度,从测试到芯片设计,全链条企业多点开花,共同勾勒出国产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的鲜明图景。

  海光信息:业绩与经营质量双提升

  海光信息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仅体现在营收利润的规模突破,更反映在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达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基本每股收益稳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现金流状况实现跨越式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2.55亿元,同比激增465.64%,这一数据不仅超过净利润规模,更彰显出公司产品在市场端的强劲变现能力和客户付款意愿的提升。

  从资产负债表看,截至三季度末,海光信息预付款项与存货合计91.20亿元,合同负债高达28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合同负债的高企意味着公司手握大量待执行订单,这既是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直接体现,也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海光信息在此前的机构调研中就曾透露“高端处理器的国产化率在增量空间以及存量替代方面加速明显”,而三季度数据则印证了这一趋势的持续深化。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海光信息在研发投入上始终保持高强度。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等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尽管研发投入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4.4个百分点,但这主要源于营收基数的快速扩大,研发费用的绝对规模仍保持着35%以上的高速增长。

  全链共振:多家半导体企业数据向好

  海光信息的亮眼业绩并非个例,近期科创板多家半导体企业披露的三季度经营数据均呈现蓬勃增长态势,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全链共振”的良好格局。

  在芯片设计领域,芯动联科(688582.SH)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三季度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渗透率提升,下游客户订单充足并按计划交付,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放量增长。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在3.6亿元至4.4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幅在32.62%至62.09%之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2.16亿元至2.64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幅在56.43%至91.19%之间。

  泰凌微(688591.SH)受益于端侧AI产品和海外客户布局的持续投入,以及新产品超预期出货的综合影响,各产品线收入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66亿元,同比增幅约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4亿元,增速为118%;净利率预计为18.3%,较2024年同期的10.94%和2024年全年的11.54%,均有显著提高。

  集成电路测试环节同样表现抢眼。受CPU、GPU及AI芯片测试需求强劲回升带动,伟测科技(688372.SH)预计7月至9月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4%,单季度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1月至9月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22%。“测试环节是芯片生产的关键一环,其业绩高速增长直接反映出芯片设计企业的投产热情,这从侧面印证了半导体产业景气度的传导。”市场人士指出。

  研发创新作为科创板的核心底色,近期也结出丰硕成果。半导体领域,成都华微(688709.SH)自主研发的两收两发零中频射频捷变收发芯片成功发布,拓展了公司高速信号链产品谱系,拓宽了市场空间。据介绍,公司研发的HWD9361型射频收发芯片是一款两收两发、最大带宽56MHz的零中频射频捷变收发器,是公司在零中频射频收发器方向的首款产品。该芯片具备万跳功能,是公司在射频收发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随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国产处理器、AI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替代空间持续扩大。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已形成涵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各环节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科创板半导体企业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

  记者 张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相关阅读
  • 凯文·凯利对话杭州企业:如何诞生更多“小龙”?

      中新网杭州10月17日电(鲍梦妮)“诞生了‘六小龙’的杭州,如何孵化更多的‘小龙’?”10月17日,2025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活动在杭州举行。现场,《连线》杂志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对话多位杭州企业负责人时,提出此...

    时间:10-17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在北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国璇) 以“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为主题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17日在北京开幕,论坛上发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向2050年的人类社会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

    时间:10-17
  • 北京发布十条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17日举行的2025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上,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青创十条”),覆盖青年住房保障、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方面,加强青年...

    时间:10-17
  • 智能网联汽车驶入“深水区”,体系化安全如何破题?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吴涛)曾几何时,汽车的智能化比拼集中于算力与功能;而今,产业的竞争焦点正悄然转向看不见的“安全底座”。10月16日-18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举行,诸多嘉宾提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

    时间:10-17
  • 全球4646件AI视觉作品角逐“中国AI创意第一赛”

      中新网深圳10月17日电 (记者 索有为)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VACAT)17日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举办。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海内外的参赛者、展商与专业观众将齐聚一堂,近距离体验AI创意设计带来的...

    时间:10-17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吴涛)“2025年1—7月,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售756万辆,渗透率达到了62.6%;具备领航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实现销售266.9万辆,渗透率达到21.5%。”  在近日举行...

    时间:10-17
  • 中国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和控股股东、实控人行为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17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治理准则》)...

    时间:10-17
  • 广交会采购商“挤爆”服务机器人专区,所为何来?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广交会采购商“挤爆”服务机器人专区,所为何来?  中国机器人?买买买!第138届广交会开展伊始,延续上届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来自全球的采购商现场开启“买买买”模式,用一张张订单诠...

    时间:10-17
  • 民生一件事|让根植于社区的“友好”成为幸福晚年的坚实依托

      央视网消息: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景,民政部日前公布,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290个。那么老年友好社区的“友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17日的民生一件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清...

    时间:10-17
  • 广东21城“体育IP”变现记:赛事引流,消费闭环

      越来越多的人正为了一项体育运动而奔赴一座城市。  这个国庆,清远古龙峡“漂”来12万游客,佛山的龙舟和龙狮吸引了458.39万人。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全国文体旅融合活动超2.9万场,其中“观赛+旅...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