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WTI油价已跌至70美元,三地原油均价却还未跌到76美元这一满足降价条件的水平,甚至当前的三地即时油价也未到这一水平。这是因为WTI油价近期走势与三地原油价格出现严重背离。
据钟健分析,WTI油价虽有很强的风向标意味,但却不是中国国内油价的参考对象。国内油价主要还是以伦敦、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为依据。测算显示,如果要达到负向破4%的降价必要条件,则上述三地22个工作日的原油移动平均价格须跌至76美元。但上周,当WTI油价跌至72美元左右时,伦敦的北海布伦特油价还在78元。
“如果三地原油价格在一两天内跌掉几十美元,则22个工作日移动均价的确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下破4%。但通常情况下这不太可能。”钟健说,“当下,国内距成品油价下调的条件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就看三地油价是跟随WTI下跌还是WTI先反弹。以目前态势看,最快也要下周才可能达到降价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初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式实施以来,每逢降价条件满足时发改委都会立刻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接下来任何一天只要降价条件满足,国内油价下调很可能立即执行。
分析师指出,一旦国内油价下跌将对航空、运输等直接燃油的行业产生一定刺激作用。此外,从事运输业的上市公司也有望借助油价下调缓解成本压力。而对汽车行业来说,成品油降价会刺激购车,但节能型汽车仍将是主流,因为从长远看,油价还会掉头上涨。
“至于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价调整对中石化的影响肯定更大些,毕竟后者承担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炼油任务,并拥有最大的加油站网络,因此其对油价的调整也更敏感。”分析师说。(陈其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