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评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如同“LV”

评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如同“LV”

2011-08-31 19:55:55

  (中新网)在昨日的浦发银行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启动仪式上,海基会首任副秘书长、著名经济观察分析家石齐平,应其老朋友浦发银行杭州市分行行长赵峥嵘之邀现身会场,并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调控之总对策》为题进行了一番激情四溢的脱稿演说,彻底“Hold”住了现场气氛。

  作为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座教授,石齐平独具魄力、犀利激情的个人风格在演说中展露无遗。其针对中国后金融危机的原因剖析、形势分析和对策见解,引起了台下金融人士的热烈回应;更有不少投资人、企业主原本就是《金石财经》、《财经点对点》的忠实观众,如今仿佛现场参与“时评演说”,令人大呼过瘾。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如同“LV”

  如今,正值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迎来3周年之际,这场令雷曼兄弟破产、格林斯潘及索罗斯等大师惊呼“毕生未见”的经济危机,波及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并在今天仍持续它的后期影响力。石齐平表示,时至今日,大至国家内外的经济政策,小至民间企业的发展走向,都未能完全撇清危机的阴影。

  石齐平表示,世界金融海啸后,他倾向以两个字母“LV”比喻世界经济。“‘V’是指之前各国政府为了缓解危机,纷纷以最宽松的政策救银行、救经济,带来大量流动性增长,商品、黄金、石油等价格大幅波动和通货膨胀;而‘L’就是经济危机折射出全球经济的大失衡,由其引发的大泡沫破裂后造成的结果;这个破裂后的调整、恢复期并不会短。”

  他表示,“LV”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三大特色之一:滞涨;而后两者分别是西方国家近来频频爆出的“主权债务危机”,和世界各国不自觉走向贸易战、汇率战、资源战和货币战带来的“逆全球化”。

  “未来在这方面,各国还会竞争得更厉害。未来各国被迫财政紧缩的局面更加普遍,外汇持续缩水、外需急剧萎缩,对出口型国家的中国来说面临挑战。”

  “民间借贷”问题亟待解决

  石齐平指出,中国在过去3年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把信贷“水龙头”开到最大;采取“家电下乡”等非常规政策刺激消费,充分调动各阶层的购买力;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建设融资平台,拉动经济增长。

  然而在未来,这些做法的副作用也正逐渐体现。包括产能过剩、重复投资、过剩投资、资产泡沫、金融体系风险压力等。过去3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家的宏观调控虽然对稳定经济有所成效,但在一些方面,也出现“捉襟见肘”和“顾此失彼”。

  “例如国家连续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期望以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CPI,但这也令大批企业在融资方面发生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员工工资大幅上涨、生产上动不动停电、面对银行融资困难,让企业‘内外交困’。”

  他直言,这些现状正凸显了宏观调控存在的一些矛盾之处。“国家希望控制过高的流动性,但利率的调高速度显然落后于CPI,以至出现长期负利率,这就让老百姓感觉‘吃利息跑不过通胀’,不愿把钱存在银行;另一方面导致了社会热钱流动,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常见‘炒家’。这几年来我们有目共睹,这些热钱流到哪个市场,哪个市场价格就高:股票、楼市、食品、古董、字画……如今,这一现象已经演化成了‘钱炒钱’。”

  石齐平表示,“钱炒钱”正是如今浙江等地流行的“民间借贷”。面对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如久旱祈雨,许多地下金融趁虚而入,甚至演变为“金融传销”,这就如同一种“金钱游戏”,以高利贷方式筹钱,放更多高利贷。“这些现象,都是政策如今面临的疑难杂症,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大环境相比,国内的种种问题更亟须解决。”

  • 相关阅读
  • 评论:中国为何患上了“涨工资恐惧症”?

      (中新网)涨工资为何这么难?中国似乎有成本上涨的恐惧症。工资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不同步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未来如何稳步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摆脱低水平均衡的陷阱,将是中国经济良性增长的关键一步...

    时间:08-31
  • 开学经济消费热潮来袭 “老三样”热销

      (中新网)临近开学,学子们又为新学期忙着采购开学“装备”了。近日,记者走访清远市区部分卖场发现,开学经济热潮来袭,笔、本子、书包这“老三样”吃香,手机、电脑、手机同样“风头...

    时间:08-31
  • 北京GDP增速垫底恰是经济转型领先的最佳体现

      (中新网)8%!这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区域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的速度。相比于中西部地区10%以上的增速,北京的此番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是最后一位。“这是北京市‘调结构、转方式’的最佳体现。...

    时间:08-31
  • “捐赠门”刺痛社会神经 中国慈善遭遇信任危机

      (中新网)沸沸扬扬的“郭美美红十字事件”余波未平,近日,又有媒体曝光中华慈善总会额外捐款换发票、巨款捐赠无故消失,一连串事件屡屡刺痛着社会神经,社会慈善机构遭遇着一次空前的信任危机。同时...

    时间:08-31
  • 高新制造领跑 上海:四个中心推动经济"轻型化"

      (中新网)为此,我们策划了这期选题,并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两个直辖市,以及一个沿海省份与中部省份,以期能够以小见大,从宏观上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做一个梳理。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

    时间:08-31
  • 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下滑

      (中新网)欧盟委员会8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8月份,反映经济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第六个月下滑。  报告显示,今年8月份,体现欧元区17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程度的经济敏感指数较前一个...

    时间:08-31
  • 通胀趋缓经济减速 欧洲央行加息政策或暂停

      (中新网)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9日称,该行将重新评估欧元区通胀风险前景,最新报告将于9月初公布。在此次讲话中,特里谢放弃了一段时间以来其对通胀的警告性言论。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欧元区通胀压力趋缓,经济增...

    时间:08-31
  • IMF或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新网)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在9月20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草稿中下调美国2011-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并称美联储需做好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准备。  据报道,IMF将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

    时间:08-31
  • IMF或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新网)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在9月20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草稿中下调美国2011-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并称美联储需做好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准备。  据报道,IMF将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

    时间:08-31
  • 经济萎靡奥巴马“震感”强烈

      (中新网)8月23日下午将近2时,美国东部发生5 .8级地震。华府陷入了忙乱和交通堵塞之中,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表态则给人喜感和忧虑。  这场美国东海岸百年罕见的地震让北至加拿大的部分地区都有震感,但当时在...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