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进口奶粉一直处于涨势,国产奶粉则处于步步退守之势,国内高端奶粉市场甚至九成被外资占据。
或许正是基于此,洋奶粉涨价已轮番上演。继今年3月美赞臣、雀巢等品牌的洋奶粉发出涨价通知后,最近,上海市场明治奶粉也跟风提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超过20%。这是继去年12月海关总署降低奶粉关税前“抢涨”后的又一轮涨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同品牌、容量的奶粉内外价差甚至超过2倍,如惠氏在英国销售的品牌Smal阶段900克产品价格仅为9.97英镑,约合人民币101元,而国内同产品的售价高达248元。另据最新数据,几大重要奶源产地如新西兰、欧盟等地的奶制品价格已连创新低。
“洋奶粉被惯坏了。”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如此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海外价格下跌
欧洲乳品局在最新的报告中称,意大利原奶收购价已同比下降15%,而荷兰原奶价格则进一步跌至21~24欧分/升区间,换算成人民币不过1.8元/公斤左右。国际牧场联盟IFCN公布的数据,上月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跌至29欧分,比3月的30.4欧分环比下跌4.6%。
在新西兰,乳品价格同样大跌。5月15日,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网第68次交易活动结束,全部产品(贸易加权指数)下跌6.4%,平均拍卖价格下滑至2618美元/吨。其中,全脂奶粉竞得均价2546美元/吨,与前一个交易活动相比下跌8.9%,脱脂奶粉竞得均价2573美元/吨,与前一个交易活动相比下跌5.4%。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原料奶普遍增产及国际需求下滑的双重作用下,国际牛奶价格就开始下滑,去年11月FAO乳制品价格指数已由年初的221.3下降到201.0,下降幅度达9.2%。
而今年以来,雀巢、惠氏、美赞臣等外资乳品企业仍以“成本上升”和“配方升级”等为由提价,其中,美赞臣婴幼儿奶粉提价8%左右;而雀巢旗下的高端品牌超级能恩采取加价又减量的方式,价格综合上涨了26%。
洋奶粉利润高达四成
洋奶粉集体涨价背后,实际上显示了洋奶粉在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曾公开表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而现在,这个数据已经被洋奶粉夺走。
另据相关数据,中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龙头位置全被洋品牌揽去,高端奶粉市场几乎九成被外资占据。
对于洋奶粉涨价惯用的“原材料、人工、运输”等成本增加理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即使加上运费等费用,一罐重量为850克~900克的进口成品奶粉,增加的成本也仅为80元~90元。厂商与经销商获利依旧颇丰。
王丁棉还曾表示,其在近日进行的一项价格调查中,发现“一罐相同品牌、容量的奶粉,在新西兰、韩国,甚至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柬埔寨、越南,价格大致在120-140元之间,中国内地的价格则要贵逾一倍。”
对比香港特区主流奶粉品牌如美赞臣、雅培、惠氏等的价格发现,内地奶粉价格普遍比香港价格贵50元左右,如雅培同属Similac品牌下爱心美与喜康宝900克罐装产品,香港超市价格为276港元,折合人民币224.19元,内地售价261元,比香港贵了36.81元。内地价格不止贵过香港特区,更比国外价格贵几倍。翻阅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超市官方购物网站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奶粉均价都比国内低,英国部分品牌的价格甚至比内地价格低逾一半。以惠氏在英国销售的品牌Sma1阶段900克为例,价格仅为9.97英镑,约合人民币101元,而国内售价为248元。除了惠氏,美赞臣旗下的品牌Nutramigen Lipil 1阶段400g售价也不过5.99英镑,约合人民币仅60.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