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深股评人林赛盈昨日向南都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现在通过银行基本上都能帮助贸易商进行对冲。所以只有当市场了解比较多的时候,成交量才会慢慢好一点。”
林赛盈表示,“香港已经有人民币远期交收的合同在银行推出。许多在内地办工厂的港商,购买原材料等需要大量人民币,都习惯通过银行进行人民币交收,有时候由银行获得贷款的同时,也打包了对冲方面的服务。特别在交易所进行买卖,有时不太方便。因为不是每家公司在交易所都有期货户头。另外如果投资户口,要缴纳保证金进行买卖,公司没有更多了解之前,也不会一头扎进去。而银行会帮助他们把所有步骤弄好,也没有必要在交易所做这件事。”
“美国也有货币交易所进行得挺好。最主要看它们能不能流通,中间有没有差价,交易成本贵不贵,银行已经有一揽子人民币、外币工具在,如果价钱和银行差不多,国内的贸易商没有必要通过交易所渠道。”林赛盈表示。
配合人民币国际化
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坚对南都记者表示,此次推出人民币期货,除了配合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也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对人民币货币风险的避险需求。一方面,人民币海外市场发展很快,在香港市场推出很多人民币的产品,包括数目可观的人民币存款、人民币点心债券,以及最近发展出来的合格的境外人民币机构投资基金R Q F II,交易所买卖基金E T F等。海外的投资者和国际机构,参与人民币有关的买卖或资产市场时面对的人民币风险越来越大。
此外,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长期升值的趋势出现改变。“就是市场有不同的想法,甚至有些估计未来一年,可能人民币会贬值1%到2%的水平。所以投资者对于外汇风险产品的需求很明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现在这个时候推出,我认为这个产品是适应了市场的改变,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戴志坚表示。
戴志坚表示,由于此次推出的可交收人民币期货门槛相对较低,将可以满足小型投资者的需要。记者了解到,在港交所推出人民币期货之前,此前大型机构投资者,可通过银行进行N D F买卖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但一般投资者或小型公司较难进入不交割的市场。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配合人民币货币期货发展,港交所委任了4家公司作为人民币货币期货的市场庄家。分别是星展唯高达、工银国际期货、美林远东以及汇丰金融期货。
根据港交所资料,市场庄家将为所有可供交易的合约月份提供买卖双向的持续报价,每边最少10张合约,报价并将会不大于30个最低波幅(即人民币0.003元)的价差。
随着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对于相关产品需求攀升,记者了解到,全球主要交易所之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上周也宣布在第四季推出离岸人民币期货。
链接
内地投资者如何参与离岸人民币期货交易?
格林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欲参与人民币期货交易,需要亲赴香港开通银行人民币账户,提供身份证件、港澳通行证、住址证明,并与期货公司签署代理合同。个人投资者每年有5万美元的外汇兑换额度。企业投资者开设账户则更复杂,需要提供公司财务报告、股份比例等多个材料。
据了解,目前国内160余家期货公司中,有6家已在香港成立了分支机构,投资者可在这些公司开户并投资港交所人民币期货。(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