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近半省区养老金收不抵支 企业年金覆盖面窄

中国近半省区养老金收不抵支

2013-01-04 15:48:36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永茂认为,这与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有限有关。“国际上鼓励个人养老险发展多通过税收优惠,如著名的美国‘401K计划’。但目前我国只对有企业年金制度的部分企业实现减税政策,个人‘减税养老’推进举步维艰。”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绪瑾表示,“减税养老”政策短期将会造成地方税收减少,但长期来看,“现在少交的税可以为将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节省更多的钱。”

  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多次表示,要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开发和上海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尽早将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的推出主要还得看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目前个人寿险发展是短板,如果个税递延型养老险明年顺利推出,养老险市场将备受关注。

  今年保监会降低保险公司投资门槛,允许其投资不动产、信托等领域,这对养老险市场发展将是利好。“投资渠道多元化,拓宽了险企盈利空间,进一步提升养老产品保障水平。”王绪瑾说。

  但专家同时建议,由于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设计需规范,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消费者利益。(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人社部: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将合并统一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  社保改革  “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医疗等...

    时间:12-20
  • 官员学者聚焦养老金问题 呼吁改革养老金双轨制

      “2011年14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中国养老金储备占GDP的比例仅为2%”、“养老金双轨制已到必须改革的时候”……在17日《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的发布式上,全国...

    时间:12-18
  • 专家称养老金缩水近6千亿 投资体制改革成必然

      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社科智讯专家郑秉文在2012年养老保障国际学术论坛上表示,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从2001年到2011年间的十余年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他...

    时间:11-09
  • 社保理事长确认养老金存缺口 建议延长退休年限

      “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25日在上海举行。戴相龙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上,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  据东方卫视报道,戴相龙在会...

    时间:09-26
  • 生二胎家庭打理250万教育金500万养老金

       理财师建议,一般教育金和保险计划应该占年收入的10 %至2 0 %,并重点做固定收益类的产品。  随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理念深入民心后,不少家庭和个人将投资分为五大部分,保险、股票、...

    时间:09-14
  • 黑龙江双城一村养老金1月3毛

      核心提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超过1个亿,但和城里相比,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十分堪忧。记者走访黑龙江双城农村,得知这里部分老人每个月仅可获得象征性的3毛5毛不等的养老金,当地有的古稀老人被迫外出打工赚钱。 ...

    时间:08-27
  • 专家称中国养老金有充分保障 双轨制存在合理性

    视频访谈:社保专家谈养老金困局及破解之道 中新网8月8日电(财经频道 王槊)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民众开始关注自己的退休与养老问题。近一段时间来,有关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等传闻不绝于耳,...

    时间:08-08
  • 六旬老两口2元中了488万“养老金”

    8月2日上午,“南粤风采”36选7第2012206期一等奖得主张叔一家四口来到广州市福彩中心兑奖,奖金488万元。  张叔今年60岁,夫妇俩都没有退休金,平时靠做些小生意为生,两个儿子均未成家。张叔是...

    时间:08-07
  • 专家:延迟退休难解养老金压力 民众不满双轨制

      一个月来,“延迟退休年龄”引发全民关注。  关注退休年龄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

    时间:07-16
  • 我国农村老人月均养老金74元 仅为城市老人5%

      对于近期公众关注的我国或将延迟退休年龄一事,昨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目前人社部和老龄办对此问题也正在研究。  网调90%反对延迟退休  对于此前有学者...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