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霞一家正在分拣即将结茧的蚕
家里的农具也成为了茧巢
刘淑霞家摆满了专门供蚕结茧的茧巢
商洛日报讯(记者 杨鑫 通讯员 阮世喜)7月中旬的连续暴雨给商州区板桥镇元科村带来重大损失,通村水泥路多处被毁,近千名群众出行受阻。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得怎么样?记者日前再次走进重灾区元科村,实地了解这里的灾后情况。
家住元科村三组的刘淑霞一家,在道路被洪水冲毁田地因洪水减产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生产自救,养蚕100余盘预计夏季蚕茧收入可达3000余元。
据了解,桑蚕养殖是元科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几乎家家都有桑林,是当地有名的养蚕大村,曾被评为陕西省“蚕桑示范村”。之前的水灾使该村50多亩桑田、60多亩庄稼被毁,3000多米河堤被毁,2.1公里通村水泥路被毁,7公里通组路被毁,11座生产桥被毁,200余人饮水设施被毁,桑蚕养殖面临巨大考验,物资无法运输,群众生产生活受阻,直接经济损失780万元。当地村民在灾后重建的同时积极养殖蚕桑,仅元科村三组村民养殖夏蚕最多的一户就达到500余盘。现夏蚕已基本结茧养殖结束,村民已开始着手准备养殖秋蚕,通过发展桑蚕产业减少灾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