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聂学祥)省、市领导指出移民搬迁是民生工程,基层干部群众认为移民搬迁是德政工程。虽然个别地方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移民搬迁是发展工程,更是经济工程,应该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
首先,移民搬迁拉动需求。从经济学意义上讲,1万平方米建安工程量可增加100人就业,1元建筑业投入可带动1.76元相关产业消费,1元房地产业投入可带动3.3元相关产业消费。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推进移民搬迁,带动建材销售、交通运输、劳务中介、餐饮服务、家居装修等行业发展,无异于激活了经济大潮。同时,避险搬迁能减少政府用于抢险救灾和群众灾后重建支出,使更多的国家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再生产领域。生态搬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
其次,移民搬迁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移民搬迁小区化建设、社区化管理,促进了人口集中,使搬迁群众融入城镇生活,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接受现代文明的辐射,使他们摒弃故居难舍、故土难离的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盈即满的思想,有利于改变消费习惯,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无异于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对于经济发展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颠覆性作用。
第三,移民搬迁助推新型城镇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农民兼业化、人口老龄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传统村落的逐步消失,农村人口的再迁徙、再集中是自然规律。移民搬迁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把原本一家一户“撒胡椒面”式的国家投资捆绑起来,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建设配套设施,实现水、电、路、视、讯畅通,加快人口转移,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拉动投资、刺激消费,使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
第四,移民搬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搬迁群众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发展无望的区域,大多以务农为主业,原始积累少,人均收入低。通过靠近城镇、靠近交通沿线、靠近农业园区、靠近工业集中区的搬迁,既可以整合原居住地农业资源,复垦、整理土地,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农业产出率;迁入地人流、物流的增加,倒逼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商业潜力,使搬迁群众逐步演变为企业工人、技能人员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破不立,短期内的阵痛不可避免。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政策贯彻、宣传动员、土地整理、资金补助、设施配套、技能培训、产业培育、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矛盾排查等方面再鼓干劲、再添举措,就一定能把陕南移民搬迁这一惠民生、强经济、促发展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