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政府网三部门减轻企业负担的访谈中,财政部综合司副巡视员孙燕透露,财政部正会同发改委按年度来公布全国性的,以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今后,凡是在目录和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均为违规设立,一律不得执行,从而达到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目的。
只要手中有权力,总会衍生出诸多的收费项目,而许多时候,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么费是该交的,什么费是被“黑”的,但有了“收费清单”就不一样了,收费变得明明白白,因为在“收费清单”之外的收费均是违规的。更重要的是,“地方性的法规和其他的政策文件都不能作为涉企收费基金的设立依据”,这意味着再也没有“巧立名目”的可能性了。
上交费用,如果是正当的,大家均能够接受,可问题是,许多收费是“权力收费”,权力为了“私利”,就“生造”出许多收费项目,比如全国一年仅公路罚款就达3000亿元,很大一部分是不合理收费……而原有的规章不能有效制约乱收费现象,反而衍生出另外的收费手段,比如出现一些前置性项目,收费转到了中介部门。
“收费清单”有三个看点,其一,“收费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都是违规的;其二,“收费清单”的收费项目是动态的,会及时进行调整;其三,“收费清单”没有“地方增加版本”。这些均有硬杠杠,没有“原则上”之类的规定,这表明,“收费清单”之外,绝对没有私设收费项目的可能。
“收费清单”让人欣喜,但最为关键的是要管住权力。因为任何形式的乱收费,均是权力乱作为,毕竟如果权力想收费,企业也是无力与之抗争的。另外,不收费了,如何保证服务质量,这也同样是一个问题,一些职能部门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企业的事会采取拖的办法。
“收费清单”要具有震慑力,一方面需要通上“高压电”,要有“惩罚措施”,要摘掉乱作为官员的乌纱帽;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监督力量,一旦有出现超越“收费清单”的行为,就会被发现,就会被阻止。如此,“收费清单”才能达到禁止乱收费的目的,否则,恐怕只是看起来很美。
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