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营改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营改增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2014-08-11 10:14:00

来源:证券日报

  ■许 可

  “营改增”试点率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以来,各地公布的数据均显示,“营改增”对大部分企业的减负作用显著。但是“营改增”过程中,有部分行业的企业也面临税负不减反增的阵痛,这使得“营改增”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完全认可。

  笔者以为,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阶段性问题,比如个别行业税负上升的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策的完善逐渐缓解。要有信心、有勇气坚持改革。

  笔者认为,个别企业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出现税负上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部分是因为企业还不适应新税制要求,部分是因为“营改增”尚未全覆盖,增值税抵扣链条还不健全,部分是因为企业增值水平较高。既不能以偏概全否定“营改增”改革的必要性,企业也不能忽视“营改增”改革带来的红利,应主动调整经营模式,适应新税制。

  相关企业出现因“营改增”喜忧参半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对“营改增”存在认识误区,即认为“营改增”是一次全部彻底的减税改革,所有行业和企业税负都会下降。其实,从改革的初衷来看,“营改增”是在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促进产业之间税负更加公平合理,从而避免重复征税问题,并不全是减税改革,也并非涉及的行业或企业税负都会下降。

  虽然对税负问题更为关注,企业对改革即将带来的深层次利好更为看重。腾讯公司财经部门高级税务经理孙涌涛表示,企业对税负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税负变化本身,一种是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后者才是本质的,也是企业应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应观注长远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营改增”改革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阵痛”与“重生”之中体验快乐。要想真正释放“营改增”改革的红利,企业就必须学会在新游戏规则下生存,将新税制与企业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主动适应税制改变企业经营模式,促进社会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市场效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才能真正体现了“营改增”的意义所在。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