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云南农信社“三权三证” 输血农村金融

云南农信社“三权三证” 输血农村金融

2014-10-29 09:17: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云南省农信社先行先试,不断推进以“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普惠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有效解决农村金融“贫血”问题,让“沉睡的资源”变为农民可切实利用的“真金白银”。

    与此同时,鉴于国家层面法律支撑不足以及确权登记工作滞后等阻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农信社建议,云南应建立“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的政策“特区”,健全“三权”抵押贷款配套的扶持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4月29日,云南农信社存款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存款突破5000亿元大关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这背后,作为根植云南红土地、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云南农信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位,开创了多项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已有16个州(市)113个县(区、市)级联社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笔数14.18万笔,累计发放165.16亿元,贷款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位。

    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开创全省领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发展部经理宋斌介绍,云南省农信社在全省率先开办农村房屋抵押贷款。截至今年3月末,云南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贷款8.25万笔,金额92.98亿元,帮助农民将不动的农房资产变成了“活”资金。

    2011年,羊街乡老燕子村56户农户以新建房屋作抵押,向云南农信社贷款370万元用于平整土地、连片种植优质水稻,土地产出率迅速提高,农民收入成倍增加,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先进村”。2011年至2013年7月末,该社累计发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2073户,金额42252万元,盘活农村宅基地50多万平方米。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创全省第一。2011年,云南省农信社将开远市联社作为试点单位,正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解决了部分农民因抵押物不足而面临的贷款难问题。

    开远市金土地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户代表钱宝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11年金土地粮食专业合作社以所流转的653亩承包土地经营权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并办理质押登记,向开远农信社借款500万元,目前累计获得农信社贷款1230万元。“合作社把贷款用来整理土地、建盖大棚、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50佳合作社。”钱宝兴说。

    在开办“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中,云南省农信社实施银政联动、高位推动、健全制度、严控风险,对原有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农房抵押贷款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适时放宽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及评估要求,提升“三权”抵押贷款的适用性,优先保障“三权”抵押贷款的发放,全面、有效地支持了云南经济建设。

    首先是破解融资困难。“林权改革开展以来,农信社通过林权抵押发放贷款加大对我们林果种植场的支持,拓宽了涉农、涉林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把我们从资金困难中解救出来。”开远市振东林果种植场董事长李发启说。

    此外还推动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的支持促进云南省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并培育了一批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和品牌产品,提高了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云南省农信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汤小米说:“目前全省发放橡胶林权抵押贷款近7.6亿元,支持橡胶种植、加工、销售和林权市场建设,使橡胶成为云南省部分地州的支柱产业。通过林权抵押等方式发放支持咖啡产业贷款5.9亿元,支持咖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咖啡龙头企业及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三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推动了产业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在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农户4万余户、20万人从事咖啡种植,亩均净收益1000元至1500元,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家层面法律支撑不足、确权登记工作滞后等,阻碍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

    宋斌介绍,因缺乏相关法律支持,部分农村房屋抵押违约贷款、林权抵押违约贷款最终未能得到当地法院的判决裁定,虽通过一定的司法调解,但执行程度较差。同时,受采伐指标限制,林权抵押贷款抵押权实现较为困难。当时以天然林办证的林农,虽做了补种或重新种植,但因近年来采伐指标控制越来越严,贷款出现违约后,农信社债权较难实现,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要素市场也成为一大障碍。开远市农信社主任杨烨介绍,从目前贷款试点情况看,开远市政府虽制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相关规定,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但未真正处置过质押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项业务的推广。

    对此,基层农信社工作人员表示,应在开远等地建立“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的政策“特区”,健全“三权”抵押贷款配套的扶持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宋斌建议,政府部门针对“三权”信贷产品对金融机构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以及“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的“三权三证”抵(质)押物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登记、流转处置制度,为金融机构合法依规开办业务创造条件。杨烨建议,在全省统一制度办法、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成立相关的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创造便利化的担保实现环境。

    汤小米表示,应对“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开政策“天窗”。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土地抵押进行“松搒”,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保障“三权”抵押贷款的合法有效性。

  • 相关阅读
  • 央行统计报告: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放缓

    27日,央行发布201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季末低0.8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速下滑尤为明显,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2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上季末低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66万亿元,同比少增4165亿元。...

    时间:10-29
  • 财政部打响债务管理“第一枪”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接近财政部人士处独家获悉,未来数月,财政部或连续出台七个文件,从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抑制债务“疯长”。《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简称《办法》)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工作而制定的。...

    时间:10-29
  • 温州经济: 最糟糕时刻已过去

    前些日子,去温州各地跑了一圈,真切感到“回归”已成温州主流,金融风波中温州经济的“小草”正在发芽。虽然温州经济连续四年个位数增长,2011年至2013年分别增长9.5%、6.7%、7.7%,今年上半年增长6.5%,步入新常态,但人均GDP一年跨上一个新台阶,2009年跨上4000美元,2010年跨上5000美元,2011年跨上6000美元,2013年跨上7000美元,2013年跨上8000美元。...

    时间:10-29
  • 乳业高成本导致产量下降 乳企亟待转型与调结构

    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编制的2014年三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于10月29日发布。...

    时间:10-29
  • 连云港:“东方桥头堡”有了新内涵

    位于黄海之滨的连云港,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全面加速的时期,也是后发崛起的关键期。连云港原来被定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一个交通枢纽的概念,新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

    时间:10-29
  • 乐购业绩滑坡欲分拆业务 巴菲特承认投资犯错

    对于Tesco考虑拆分亚洲市场的说法,记者昨日(10月28日)采访了Tesco中国方面并且邮件采访了Tesco英国方面,但截至发稿前,均未得到回应。...

    时间:10-29
  • 9月份工业利润由降转升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33.9亿元,同比增长0.4%,而8月份为同比下降0.6%。...

    时间:10-29
  • 护航深化改革 让“政策审计”成为常态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这对于保障中央政府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间:10-29
  • 多省部署四季度冲刺稳增长

    10月27日,四川省省长魏宏主持召开省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进一步分析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近期经济工作。综合来看,各地普遍感觉经济下行压力在继续增大,纷纷要求下属各级各部门冲刺第四季度工作,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时间:10-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