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我国耕地退化面积超四成 中低产田占7成

我国耕地退化面积超四成 中低产田占7成

2014-12-19 09:20:00

来源:经济日报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国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产出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但长期高投入、高产出、超负荷运行也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当前耕地质量现状如何,怎样提高耕地质量,如何才能让累“瘦”的耕地肥起来?

  耕地退化面积超四成

  “松辽平原上一锹下去见黄土的‘破皮黄’地已有不少。”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黑土层是土壤的腐殖质层,其厚薄是黑土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现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退化,这警示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耕地质量。”

  世界3大黑土区之一、曾经“捏把黑土冒油花”的东北黑土地,正面临黑土层逐渐变薄的问题。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东北大部分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至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至30厘米;土壤中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至6%下降到目前的2%至3%。

  “近年来,农业生产保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耕地质量呈现出‘三大’、‘三低’态势。”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徐明岗告诉记者,“三大”是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污染耕地面积大,“三低”是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整体看,我国农田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约为50%,比欧美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

  据调查,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突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也很突出,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耕地的产出。

  地力提升需加大投入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造成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耕地的利用和管理不当。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大多使用小型农机具耕翻整地,浅耕、旋耕面积占到机耕面积的64%。由于长期频繁浅耕作业,造成耕层变浅,土壤物理性能变差,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既缺乏能力也不愿在养地方面加大投入,虽然知道过多使用化肥会降低农田质量,但为追求产量,大多数农户依然增加化肥使用量。

  同时,保护耕地质量的制度性安排也需要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法规,现有法律法规在耕地质量保护上缺乏“硬杠杆”,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相比,相关投入仍显不足,而且建设资金分散,投资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亟待设立专门的耕地质量建设资金。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耕地地力状况,农业部已经完成了2400多个农业县的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并于日前公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基本摸清了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和耕地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分布及障碍因素,为今后提升耕地质量指出了方向。

  “数据显示,高等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7.3%,基础地力较高,要用养结合;低等级耕地占27.9%,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4.8%的中等级耕地,正是未来的潜力股。”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分析说,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好,障碍因素不明显。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

  “两提一改”藏粮于地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保持耕地数量稳定的压力增大。同时,粮食连年增产,高位护盘极为艰难,各种资源要素绷得很紧,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十分紧迫。”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必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努力做到‘两提一改’,才能实现藏粮于地。”

  如果把农田基础设施比喻成人体的骨骼,那么基础地力就是血肉。“两提”正是要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提高田间设施水平方面,要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方面,要通过土壤改良培肥等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力争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一改”就是改善耕地质量环境,推动开展耕地质量修复和污染综合治理,力争到2020年,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残膜回收达到80%,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耕地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业内人士认为,耕地质量建设不单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土地长期的综合生产能力,把粮食稳产高产的动力从外部的大水大肥投入转到依靠自身的基础地力上来,从而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据介绍,农业部将以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划定成果为基础,推动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实施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质量修复等措施,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同时,抓紧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加快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耕地质量、土壤墒情、肥效三大监测网络,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 相关阅读
  • 两女子以资金周转为由疯狂吸金逾11亿被判刑

    记者邢东伟通讯员胡坤坤 海南省两名女子以企业资金周转等为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9年年初至2012年2月,海南某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玲以2%至6%不等的高额月利率,向芦某、李某等人非法吸收款项共计6.6亿余元。...

    时间:12-19
  • 低油价局面难持续 新兴市场能扛住资本外流

    而从拉美地区传导亚洲,最先受牵连的就是东南亚的印尼,该国对于石油出口的依赖大,财政赤字高,谨慎新一轮新兴市场危机的爆发。...

    时间:12-19
  • "安倍经济学"拉大日本贫富差距 富裕家庭首破百万户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日本全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达到161万户,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日本共同社的民意调查显示,人口规模越小的地区对“安倍经济学”的评价越差,与东京等大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时间:12-19
  • 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地住房公积金可异地互认

    (记者付文)记者今天从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日前,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会议在武汉召开。调出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出具公积金转移证明或缴存明细时,应载明职工公积金月缴交额、缴交比例及缴存期限。...

    时间:12-19
  •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超60%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记者冯华)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预计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时间:12-19
  •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公积金缴存互认 异地购房成现实

    昨日,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宣布,明年元旦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将实现公积金异地互认。...

    时间:12-19
  • 夫妻囤积21张回家车票 只为抢得2张“理想票”

    距离羊年春节还有两个月时间,在外奋斗的人们已经开始提前计划着回家过年的日程。...

    时间:12-19
  • 国资国企改革总方案有望明年3月出台

    今年10月中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改革专项小组派出8个国企改革调研小组赴5省市调研国资改革。...

    时间:12-19
  • 京冀建全国首个跨区域碳排权交易试点

    昨日,北京市与河北省承德市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该试点为全国首个。”据了解,待北京与承德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成熟后,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